
2008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市有关要求,以“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服务宗旨,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根本工作目标,坚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事项阳光办理,努力打造一流政务超市,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年无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现将中心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前提抓好抓实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由政府各部门为公众提供行政审批服务的平台,是政府最大的对外“窗口”。中心采取“大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的运行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前个别部门特权思想严重,办事效率不高,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审批不规范、不透明,暗箱操作的弊端,将行政行为建立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有效预防和抑制腐败现象,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使其授予有据,行使有规。因此,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前提抓实抓好,并依据中心实情,坚持全面公开,多样化、多形式公开,最大限度地让申请人清楚事项办理的各个环节,以政府信息公开增加政府公信力,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升政府形象。
二、公开内容全面,凡是涉及服务公众和社会的事项全部对外公开
中心坚持全面公开的原则,除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外,凡是涉及服务公众和社会的政府信息全部对外公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开进厅部门和项目。进厅部门和项目是中心服务的根基,公开进厅部门和项目,是实现中心总体服务功能的前提。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自身工作实际,中心进一步梳理了进厅审批和收费项目,明确了进厅的42个部门和414项进厅审批服务事项,91项收费事项。审批服务事项中服务类事项22项,许可类事项284项,非许可类事项108项;收费类事项中,审批服务兼收费事项57项,纯收费事项34项。进驻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42个部门的414项审批服务事项和91项收费项目已全部对外公开。
二是公开申请人事项办理需要知情的基本事项。包括中心办公地点、窗口布局、中心机关及窗口服务电话、中心监督投诉电话及市优化办投诉电话等,制作了服务桌牌和胸牌,标明服务人员、服务事项、补位人员等,既方便申请人咨询,又利于申请人对窗口工作人员监督投诉。
三是公开办事指南。结合完善网络审批平台建设,在进一步梳理事项的基础上,完善了《办事指南》,对照项目设定的法律法规,对许可事项名称、许可实施主体、法律法规依据、申请许可所具备的条件、数量规定要求、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减免数额、申请书文本、办理程序、办结时限等内容进行了规范明确。并印制了办事指南明白纸,放置到每个窗口前的资料盒内,方便申请人咨询,查阅。
四是公开事项办理程序。按照“六类事项办理制”的要求,对事项办理,明确规定了受理办法、操作方式以及责任追究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对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项目审批两大并联审批链条,加强了并联办理窗口管理。企业注册方面,设计了内资企业注册和外资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并制作了宣传版面,上墙公示。形成了多窗口协作、一条龙办理、一站式服务、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建设项目审批程序,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审批手册》,扩大了并联同步审批的范围,制作了项目办理流程图上墙版面和收费依据、标准上墙版面,使申请人对事项办理一目了然,方便了申请人,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
五是即时公开事项办理情况。中心网络审批平台首页界面即时显示每天办理的事项名称、办理窗口、接件时间,办理状态、申请人姓名、办事人姓名等内容,并滚动反复播出,申请人可能通过网络随时了解事项办理的进度,当办理状态为办结时,可以直接到窗口领取相关证件或批复。
三、以网络审批平台为主要形式和手段,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促进审批服务规范
中心坚持多形式、多方式对外全面公开,以网络审批平台为主,并辅以新闻报纸、电视广播、办公网络、简报信息、宣传栏、政府信息公开栏,电子大屏幕、电子触摸屏、桌牌胸牌、宣传册、明白纸等多形式、多方式,除涉密资料外及单位内部事务外,凡能够公开的所有内容全面公开,并随着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一)进一步理顺并公开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根据网络平台建设运行的需要,中心进一步梳理了联办件项目,办理时限进一步压减。积极推广“一表通”经验,凡是属于联办件的,办件者只填写一次基本信息,其它联办者可以共享,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缩短事项办理时间,提高办件效率。并突出企业注册登记和基本建设项目两大重点,使内、外资项目设立审批分别由原承诺的21、27个工作日压缩到14个工作日,时限压缩比率达到了33.3%和48.1%。建设项目审批承诺时限由51个工作日压缩到30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了41.1%。通过网络预审程序,实行建设项目审查与规费收取相对分离,即先对项目报件进行审核,然后收取规费,审核通过并交纳相应费用后,颁发相关证照,有效地避免了因规费交纳影响审批效率的问题。
(二)公开窗口授权情况,方便群众。积极协调进厅部门进一步扩大窗口授权,提高即办件比例。原则上凡是不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凡是不需要现场勘验或局长办公会研究的项目,都要由窗口全权办理。确实需要领导签批的,实行窗口先行办理,领导事后审签的办法。对于必须回部门办理的项目,进一步完善“窗口牵头受理,科室主办负责,承诺时限审批”的做法,通过网络平台理顺窗口单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尽可能压缩办件时限,提高办件效率。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重新签订《授权责任书》,并将窗口全权办理的事项及其他事项的授权情况面向社会全部公开。
(三)外网为主,内网为辅,在更大范围内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网络审批平台是以行政审批服务为核心,以政府监管为重点,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内外关联,外网“一站式”受理、反馈,内网“一网式”联合审批的统一整体。政府信息公开范围更广,内容更多,特别是面向社会的外网服务平台,主要承接数据的网上提交和信息公告,方便申请人网上查阅和咨询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实现提交审批申请、审批进度查询、导向申报、在线投诉和监督等功能。外网为主,内网为辅,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2008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方便了社会和群众,中心整体运行健康有序,各项工作趋于规范,事项办理阳光透明,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但离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有关要求,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泰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九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