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挑山工 泰山旅游发展的见证者
发布日期:2019-03-08 11:01 浏览次数:

从旅游的意义上讲,从有人开始登泰山,就产生了挑山工这一群体,泰山挑山工实质上就是服务于泰山登山者的挑夫。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至今吸引着无数游人慕名而来,早期的史书上没有关于挑山工的直接描述,但是宋真宗封禅泰山,就有“乘轻舆,陟绝巘,跻日观,出天门”的记载,其中真宗所坐的“龙舆”就是由山轿工负责运输,山轿工也是挑山工的一个分支。一直以来,经济宽裕的游人登泰山大多会选择坐山骄,由山轿工抬着上山,免去登山的劳累。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泰山的旅游业发展一直较慢,挑山工主要从事生活物资的运送,挑山工的队伍发展也受到局限,人数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泰山的游人逐渐增多,旅游业开始快速发展,泰山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大步,挑山工行业也随之发展。几十名挑山工一起抬大架,运送八千多斤重的索道大轴上山,挑山工成为了力量与智慧的化身。挑山工的队伍最为壮大之际,共有挑山工队伍8支,而挑山工的人数也一度高达300人之多。上世纪80年代,冯骥才先生的《挑山工》一文被编入语文教材,使得泰山挑山工被世人熟知并赞叹,对泰山的旅游形象做出了正面的宣传,挑山工精神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涵。正是庞大的挑山工的队伍支撑了泰山旅游的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助推了泰山旅游业的发展,而日渐兴盛的泰山的旅游业发展更是带动了挑山工队伍的壮大。

进入新时代,泰山的基础设施修建已经较为完备,并且随着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挑山工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逐渐被索道等运输工具所替代。尽管泰山的旅游业一直蓬勃发展,但是挑山工的队伍却在日渐缩小,整个泰山上的挑山工现在不过几十人。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愿意继续吃苦耐劳从事挑山工这份苦差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也成为了制约挑山工队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科技还是不能完全替代人力,挑山工的工作量、需求量虽然减少了,但这一行当不会消失,挑山工精神也会伴随泰山文化一直流传并发扬下去。

来源:中华泰山网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