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刘艳,男,1971年1月出生,宁阳县鹤山镇牌坊街村村民。
主要事迹:刘艳是土生土长的农民,2012年,40多岁的刘艳踏上了北去的火车,想到北京去闯闯。他同3个老乡一块做起了加工制作花生油的生意,渐渐摸清销售的门道之后,生意越做越大。
随着生意的日渐成熟,刘艳渐渐退出一线销售,返回家乡。2016年2月,刘艳在家里过春节的时候,发觉家中自来水的味道不够好。他意识到饮水的重要性,主动找到村支部,捐资10多万元为全村147户安装了净水器。这一举动,令他在村里一下子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为了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他又出资3万余元购买了各种涂料,义务为村里绘制“二十四孝”文化墙。
多年在外跌宕起伏的经商生涯让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偶然一次回乡期间,他深感在农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他萌生出一个念头,想把自己学到的孝道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将开设道德讲堂的想法与村支部书记李成钢沟通之后,俩人一拍即合,小村庄里的道德大讲堂应运而生。
2018年重阳节,牌坊街村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道德讲座,利用村内的“二十四孝”主题文化墙讲解孝道文化,教育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呵护和建设和谐家庭。刘艳向村民深入浅出地阐述怎样尽孝,深刻剖析“孝顺”的含义,并号召在场的年轻人对父母行跪拜礼。一开始,大家还比较拘束,刘艳见状,率先垂范,向父母行叩拜大礼。在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踊跃参与,活动现场凝聚起强大的孝老爱亲正能量。由此,第一期道德讲堂成功举办。此后的每周六,道德讲堂准时开讲。
道德讲堂的成功举办,使很多村民摒弃了原本的“小家”意识,把更多的热情奉献给了牌坊街村这个“大家”。在刘艳的带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村级公共事务中来,有自发捐赠材料绘制文化墙的,有主动打扫公共环境卫生的,有主动为集体捐款捐物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成了历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良好风尚正悄然形成。
“道德讲堂的开设,使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现在已经募集到200万元的资金,都是村民自发捐助的。目前,正在新建1200平方米的道德讲堂,增设图书阅览室、艺体苑、亲子活动室等场所。通过道德讲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眼入耳入心。”刘艳这样说,他打算把后半生全部奉献给村里这个道德讲堂,愿做星星之火,温暖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2020年1月,刘艳被评为2019年度“最美宁阳人”。
(推荐单位:宁阳县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