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勇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加强民营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幅度提高民营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是目前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以各级技术创新平台和项目为载体,重点引进一批省外和海外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成功为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争取泰山领军人才工程配额,坚持“选项目、选人才、选企业”原则,严格遴选我市优秀人才申报传统产业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引导企业做好人才团队、项目与企业融合文章,推荐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寇子明教授等7人申报2020年度传统产业创新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二是配合人社部门和相关的综合部门积极制定各年度扶持重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申报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计划。充分发挥市级人才工程支撑作用,做好人才、项目储备。按照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组织承办了首届“智汇泰安·创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传统产业创新类),评选出寇子明教授等11位获奖人选。
二、深入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面向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开展产学研需求调查,共征集32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需求49项,涉及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化工等多个领域,拟对接高校和科研机构近30家。并将合作需求将在省工信厅官方网站和省产学研网上合作对接平台进行发布,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资源共享,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拓宽了渠道,为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打开了窗口,为科技和资本架起了桥梁,为加快我市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组织好第十四届“学在泰山”企业发展年会。邀请五位专家,围绕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企业家赋能企业组织成长,赋能核心干部与关键人才的路径举措,启发助力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营企业的研发基地建设,聚集产业创新资源
有针对性地指导重点民营规模企业、高科技企业积极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性研究,在研发中集聚人才,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等载体,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集聚一大批适用型国内外高级尖端科技人才。积极推动中康国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组建,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我市。该中心由山东康平纳集团和东华大学双牵头,联合15家科研院校、纺织印染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具体承建。中心以“公司+联盟”、“强核心+大协作”的组织运行模式,覆盖全国纺织印染领域70%以上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4只院士团队,承担技术开发、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及人才培养等相关目标任务,有效吸收行业优势创新资源,打造辐射全国的行业唯一“国家队”、在行业创新和技术标准等方面有国际话语权的创新基地和大科学平台。
四、重视人才,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
一是2020年以来,组织5家企业参加山东省第六期中青年企业家培训暨世界500强企业实训培训。对全市“双50强”企业高管筛选后进行系统培训,分四期共培训约500人次。做好网上培训工作,共推广推介网上课堂50余次,1万余人次参与课程培训与学习。2021年,组织2名企业家参加山东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人实施人才兴鲁战略提升企业家素质暨全省优秀中青年民营企业家第二期培训班、全省高成长企业领军人才第一期培训班学习。二是组织市“双50强”企业主要负责人经通过“灯塔-泰山先锋”网站申报D类高层次人才,并调度他们及其子女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协助抓好“泰安功勋企业家”、“泰安优秀企业家”评选工作。切实加大对新生代企业家培训的支持力度,各级财政统筹相关资金专项用于新生代企业家培训,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多元投资,加快新生代企业家培训重点项目实施。
五、选派民营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挂职培训
按照省委统战部、省国资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工商联四部门统一安排,探索建立经营管理人才“4511”挂职实训培养工程,建立“双50强”企业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五年内每年选派民营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中央、省属行业领军企业挂职实训工作不少于1年。通过挂职锻炼、跟踪培养,不断提升经营管理人才的战略决策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现代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去年通过层层推荐,遴选出岱银集团赵超、东升纸业李涛、恒信高科司传煜、鸣迅智能吴斌、普瑞特公司范润泽、润德生物尹训娟、润德生物岳茂彬7名经营管理人才,择优选拔参加全省百强企业挂职实训,山东岱银纺织服装集团的赵超、润德生物岳茂彬分别得以入选2020年度和2021年度“雏鹰”人才库。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做好网上培训工作。受国内外疫情持续影响,为更好服务广大企业家学习需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与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各高校培训机构加强联系,运用山东省企业家网络学院的培训平台、借助5G、4K、电视直播、AR应用、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教育创新技术,开展线上企业家政策宣传和企业家培训工作,课程包含时政趋势、疫情应对、企业创新、财税管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职业技能、国学修养等。通过培训使企业家们不出门免费便可以学习到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振企业家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泰安市工业企业,特别是“双50强”企业,结合自身2020年重点培训计划安排,从员工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确保秩序不乱、学习不断,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效率。目前,共推广推介网上课堂50余次,1万余人次参与课程培训与学习。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泰安市企业人才梯次培育工程宁阳试点工作。采用“1+N”政企共建、“大屏+小屏”双场景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即政企共建模式,由“1个大讲堂+N家企业”组成。政府主导开办各类培训班,组织对对企业家、高层经理、关键中层干部等进行梯次培育;企业自主开展培训,创办企业大学,对内对外提供培训服务,通过示范带动,逐步扩大企业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借助“云平台”,5G、4K、AR等新技术应用和高品质内容传输,构建“企业家双场景学习云平台”,实现“大屏+小屏”双场景教学模式。通过试点引导、政企共建的方式,将此项工作在全市铺开,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加强学习交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导市企联继续做好企业家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为帮助企业家了解“注册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7月11日,联合企联与瑞华控股山东分公司在泰安万达嘉华酒店举办了股权投资交流会,请业内专家解读了创业投资及注册制、基金投资策略以及未来股权投资的方向和风险规避等专业知识。10月30日与华税学院、中天汇富泰安分公司联合在泰山国际金融中心举办了企业税务筹划实务讲座,帮助广大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对新的税收政策有了较全面理解,提高了用好用活政策的能力。二是为促进组织会员单位间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推广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前往泰山景区客运公司、山东众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路德工程材料公司、浪潮集团、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参观学习,学习推广了这些企业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使广大企业家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提高了境界,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创新和经济合作。三是在全市企业中继续深入开展了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全市企业共申报“泰安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30余项,石横特钢集团、泰山景区客运、泰山集团、泰山城区热力等企业荣获第三十四届泰安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宣传交流企业管理创新的先进经验,促进了全市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进步。
八、弘扬企业家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落实鼓励引导支持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化解企业困难,鼓励企业创新转型,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氛围,做到尊重企业家、激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积极广泛宣传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激励企业家创业,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家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企业家队伍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到位,取得实效。二是为在战胜疫情、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振企业精神、凝聚企业力量、弘扬企业文化、展示企业风貌。支持市企联并联合以“全民健身 共同跨越”为主题,在11月13日上午在泰安市体育中心举办了泰安市第三届企业职工运动会。得到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响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负责同志及60家企业代表队共1000余人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本次运动会既是全市广大企业精神风貌和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企业间学习交流、增进友谊、扩大合作的平台。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三是12月26日,在万达嘉华酒店成功举办了由泰安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泰安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承办的2020“跨入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迎新年银企联谊会。会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宋洪银同志作了重要讲话,隆重表彰了 “泰山企业家”、2020年度泰安市践行社会责任爱心企业、“十大联盟”先进集体、第三十四届泰安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2020年度泰安市企业文化优秀成果、2020年度泰安市广告行业先进单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亲自为先进单位和个人授奖,给广大企业家以莫大的鼓舞。四是全市企业和广大企业家战胜全球重大疫情及经济下行带来的重重困难,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张武宗会长被评为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工业影响力人物;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和“中国石油化工民营百强企业”。泰山集团石岛重工公司、高压开关公司、山东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瞪羚企业;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度中国保险优秀领导力奖;泰山景区客运有限公司被评为2020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山东路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十强企业;泰山恒信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山东健源生物荣获中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天汇富(青岛)有限公司荣获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行业标兵大奖”;山东泰西水泥有限公司荣获2020年“砼灿杯”全国第十七次水泥化学分析大对比全优奖,还有不少企业获得了全国行业和省、市的先进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人大代表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工作措施,为民营企业人才提供最优的环境和服务。
一是系统规划和构建我市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体系。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现状,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总体谋划,把发展经济和培养民营企业人才结合起来,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构建和完善职业净利润成长的市场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为促进我市经济更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力度。整合市委党校、大中院校等教育资源,同时依托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培训活动、省市民营企业人才培训活动,综合使用授课讲座、研讨交流、外出游学、远程教育等方式方法,增强培训实效。
三是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人才创业发展环境。给民营企业人才提供相关优惠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民营企业人才的创业事迹,精心营造利于民营企业人才创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鼓励引导企业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上岗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完善企业管理人才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品德、绩效、潜力兼顾的思想,不断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的路子,竞聘优选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到企业重要管理岗位,形成“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竞争生态。
五是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短期聘用、合作开发、技术攻关、项目咨询、聘请顾问、业余兼职等灵活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和智力。
2021年5月28日
联系科室:企业科
联系电话:6991961
(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选举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