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菜是我省输韩优势农产品,年出口量25万余吨,占全国出口量80%以上。今年3月,韩方主流媒体发表关于我输韩泡菜不实报道,韩国官方对进口泡菜实施严苛口岸批批感官检验和精密检查,致使我省企业出口检测成本大幅上升,订单骤降。济南海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抓群众、企业“急忧愁盼”困难诉求,积极发挥技贸措施应对和出口食品监管职能作用,有效应对此次韩方加严管控举措。截至目前,关区58批5357吨输韩泡菜产品全部顺利通关,未发生一起通报退运事件。
一、跟踪韩方政策变动,推动开展贸易磋商
针对企业应对意识薄弱,缺乏应对手段及应对经验困境,及时发布输韩泡菜预警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应对韩方技术性贸易措施管制措施。第一时间搜集、整理韩方WTO通报相关要求,发挥海关技术性贸易措施磋商协调职能作用,在WTO第78次SPS例会上及时提交特别贸易关注,推动韩国向WTO通报修订《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法实施细则》,将泡菜HACCP认证要求延迟一年实施,为我国出口企业赢得宝贵的一年缓冲期。
二、启动联合应对机制,及时破解贸易壁垒
针对企业了解国外政策渠道少,获取国外法规标准信息困难等问题,第一时间启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机制,召开全省66家输韩泡菜企业座谈会,就近期输韩泡菜质量卫生安全状况进行通报交流,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和关切,讲解韩方有关管控要求。针对企业提出的加强输韩食品法规、标准培训需求,组织业务专家赴潍坊、泰安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并促请地方启动迎接韩方检查泡菜企业补贴工作。充分发挥税政调研职能,积极向上反映取消出口泡菜13%退税的企业诉求,推进我省泡菜出口市场规范发展。
三、提高把关服务水平,助力泡菜顺利出口
针对企业缺乏检验检测能力,国外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不透明问题,积极发挥海关职能作用,为输韩泡菜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政策帮扶,助力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标韩方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敦促企业加强HACCP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防腐剂和相关致病菌自检自控能力。针对韩方通报的连续在中国泡菜产品中检出小肠耶尔氏菌问题,组织业务专家研究致病菌引入机理,帮助企业再造种植、采收及生产环节操作流程,优化小肠耶尔森氏菌检测项目,提升自检合格泡菜产品的通关放行速度。成立关地联合应对小组,系统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点,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保障输韩泡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