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宁阳县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德宁阳”建设为载体,持续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该县广泛发动、搭建平台、精心部署,突出典型培养,注重工作创新,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四德”主题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积极创新形式
文明新风润人心
“为了让村民富起来,村风正起来,村子实现稳定和谐幸福发展,村里探索‘一约’‘三榜’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打造了宜业、宜居、和谐、美丽村庄。”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兴海向记者说。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村风要正,正在村规。2014年以来,青川围子村着力改善村风,推行村规民约,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该村通过“业绩榜”对三届村“两委”干部的工作成绩进行公示,让群众可以看见、能够监督,用真成绩赢得了村民支持和拥护。该村设立尊老爱老孝德“承诺榜”,让129位70岁以上老人子女将每年计划为父母做的事情说出来,在生活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作出承诺。该榜设立以来,3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人连续6年健康查体率为100%。该村还设立文明新风“品德榜”,每两年开展一次“最美青川围子人”“优秀共产党员”“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优美庭院”和“文明诚信家庭”评选,对推树典型进行风采展示。
此外,在村委大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该村充分利用村民闲置废旧院落建设室内实践点、乡村记忆馆各1处。实践站点内设有国学堂、图书室、书画室等场所,充分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乡村记忆馆收藏展示村民自发捐赠的农具、老物件,通过挖掘时代乡贤,打造“宁阳一支笔”书苑等宣传阵地。该村在室外建设文明实践广场、民心广场、街角公园3处,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的熏陶。
“‘一约’管理、‘三榜’治村”的生动实践,让青川围子村村风更正、民风更淳,孝老爱亲、和睦邻里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疫情期间,该村470余名村民自发捐款14.8万元抗击疫情,并成立“围子村基金会”,将原始资金封存投入山东天和纸业有限公司,用每年的分红收益帮扶困难村民。
在宁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抓手。2020年,宁阳县投资180余万元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处、村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62处,
打造实践教育基地15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引导各村绘制文明墙、设立风采榜、开辟宣传栏,开展“四德”标兵等评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悬挂家风家训牌,举办“我的家风故事”、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等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丰富德育实践
传播文明正能量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宁阳县复圣中学,进入校门,首先看到的是思齐楼前的“复圣”颜回雕像。在通往思齐楼的道路一侧,则是复圣中学善行义举“四德榜”展示。通过宣传橱窗,复圣中学对评选出的善行义举“四德”师生进行张榜公示,对学生参加的道德建设活动进行展示。复圣中学将“四德工程”建设融入师生日常生活,榜上公示的是师生道德实践的标准和善行义举,榜下带动形成的是以榜为标、上榜为荣、人人践行的向上风气,形成了全面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复圣中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校园书店、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为广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阵地。利用楼体文化、雕塑文化、宣传橱窗等形式,学校对儒家文化、“复圣”文化进行全面展示,让有形的物质文化浸润师生心田,打造共有精神家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用“复圣”文化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宁阳县始终坚持“多元化”培育青少年,拓宽“四德”创建空间。做到德育课堂“有风景”,校园文化“有故事”,实践活动“有温度”。在“四德”创建中,宁阳县抓实青少年这个群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中小学校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广泛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评选表彰“美德少年”,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等活动,激励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宁阳县5人入选全市“新时代好少年”。同时,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利用美德课堂、美德展室,全县各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四德”主题教育。全县公布建立了200余处道德实践基地,经常开展种类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升自我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文化力量凸显
道德建设结硕果
善行义举“四德榜”、最美教师公示……在宁阳县教体局院内的宣传栏上,“四德工程”建设的榜样力量随处可见,“四德”广场上“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标语也非常醒目。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阳县教体局以道德讲堂为主阵地,进行全员“四德”教育。同时,建有职工活动室、教育书屋,为日常文化活动提供有利的阵地环境。
在企业,“四德”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位于宁阳化工产业园内的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将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和个人考核挂钩,人人争上榜,个个学先进,把“四德工程”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助力扶贫济困、抗疫救灾等公益慈善事业,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先后向泰安市中心医院、宁阳红十字会、宁阳县委县政府捐款捐物共计1200万元。关注社会贫困群体和困难职工,传递关爱与温暖,有效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开展公民公德建设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宁阳县以创建“美德宁阳”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不断浓厚“四德”宣传氛围。在机关,开展“三亮三比”主题创建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企业,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的设置工作,丰富企业文化。
榜样之风劲吹
美德之花馨香满城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千万面旗帜汇集起来,树起宁阳的“文明风骨”。在实施“四德工程”中,宁阳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做好“四德”先进典型的发现、培养、推树、储备等工作,确保“四德工程”见实效。
宁阳县在所有村居全部实现“村村建榜、户户争上榜”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到社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去年以来,创新开展以“最美宁阳人”“百名好媳妇、好婆婆、好母亲”“百名新时代好少年”“百名文体活动带头人”等为内容的“十个一百”乡村文化振兴先进典型培树活动,全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宁阳县建立道德典型库,充分利用善行义举“四德榜”、大型宣传牌匾等阵地和宣讲团巡讲、制作宣传片、印制事迹汇编、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广泛学习宣传群众心目中的“平民英雄”“草根好人”。让道德人物享受道德优待,为道德模范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开展了免费查体等系列关爱活动。随着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一批批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道德模范竞相涌现。目前,全县共建有善行义举“四德榜”800余个,累计上榜人数达10万人,累计推荐“身边好人”线索10万余条,重点宣传道德典型近万人,受到全国、省、市级表彰的各类先进典型120余人次。
宁阳县通过打造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文明一条街”等形式,打造道德教育新阵地,全方位促完善抓推进,形成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从机关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业,诚实守信、敬老爱幼、感恩奉献、邻里和睦等蔚然成风,道德之风渗透到全县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