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立足实际攻坚克难 打造土地整治赋能乡村振兴新泰样板
发布日期:2021-04-07 09:1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新泰市立足实际,抓住土地整治的“牛鼻子”,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聚力打造山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展示区、生态宜居宜业区、乡风文明传承区和乡村治理示范区。

新泰市通过土地整治,推动产业融合,助力乡村聚变,投资20余亿元,累计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180余个,盘活土地资源50余万亩,流转耕地76.26万亩,引进工商资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124家,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2家,带动23.5万农户增收致富,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新泰市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县、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高标准农田创新试点项目全省综合考核第一名等一系列荣誉,乡村振兴新泰模式正成为一张新名片。

羊流镇惠美田园综合体土地整治项目属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农用地整治类型,是全额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通过田块平整和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新增耕地4000亩,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安排当地村民入园工作600余人,年均增收2万元,成功带动221户、396名群众脱贫。

三镇交界处良心谷产业融合发展土地整治项目属于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也属于全额社会资本投资项目。通过小块并大块、坡地改梯田、未利用地和残次林地开发利用等工程,打造“有机名茶种植加工、有机粮食种植加工、生态养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园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承包制”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当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近2万个,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带动农民就业及生活条件改善。

翟镇农光互补土地复垦项目是全国第一个采煤沉陷区发展农光一体的创新型示范项目。翟镇是典型的采煤沉陷区,通过村庄避险搬迁和矿区土地复垦,补充耕地5000亩,连同原有耕地累计3.3万亩流转给国有光伏企业,着力打造种植、培育、电商销售、农贸市场和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绿色生态田园综合体,辐射带动周围31个村庄的农民从事大棚种植,人均增收1.5万元。

龙廷镇崇本庄工矿废弃地复垦及破损山体治理项目突出生态保护修复,采用“工矿废弃地复垦+破损山体治理”的方式,对项目整体进行综合立项,一体化设计、立体化治理、系统化修复。增加耕地100亩,分包给农户,就近村民也参与土地整治过程,以工带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由此,新泰市走出了一条土地整治的特色“新泰路子”,即创新土地整治投融资模式、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程序、注重新增耕地质量和生态修复、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与三产融合发展。转变理念,从“财政投资”转为“市场集资”,借助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本地在外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整治;保障收益,项目承担投资单位独立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负责项目全过程建设与管理,通过有偿处置分成新增耕地指标的方式获取投资回报;合理分配,以合同方式确定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群众的权利和义务,平衡土地整治各参与方的利益和风险;融合发展,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和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土地整治投资项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农村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领域重点事权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政府、企业、村镇、农民等多方共赢。通过实施社会资本土地整理项目,政府无须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占补平衡任务,有效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同时,土地整理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吸引了大量社会企业,激活了社会上大量的闲置资本。社会化资本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区注入了大量资金和活力,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和城镇化发展。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坚持与定向扶贫相结合,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建设,促进了当地贫困户就业和增收。

来源: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