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加强幼儿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的答复(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4号)
发布日期:2021-05-31 17:48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市认真推进三级课程建设,依托学校主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是依托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坚持“合力建设、成果共享、服务学生”原则,整合泰安的人文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免费提供场所条件和合适的教育内容,供中小学生开展校外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清明节期间,组织开展“徂徕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烈士陵园”活动,万余名师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五四青年节期间,组织学生参观莱芜战役纪念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活动80余次,让学生观看实物资料,聆听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增强了学生们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端午节期间,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 激发爱国热情”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00余次。二是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开展活动。面向中小学生,评选全市优秀的案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作为重要内容,涵盖舞台剧、巡展、小游戏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课程;邀请多名劳模、道德模范等进学校进行事迹宣讲;开展红色旅游、主题征文、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发挥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一是根据学生年级指定教育目标和内容深度,与语文、历史、政治等文化课程有机结合,做到幼儿及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由浅入深,互相衔接,潜移默化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二是在校本课程中适度增加近现代历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一是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内校外的作用,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内外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爱国主义教育网格格局。二是建立“六个一”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体系。即:一次扫墓活动,一面英雄模范墙,一部爱国主义电影,一本红色书籍,一次英雄模范讲座,每位学生讲一个爱国主义故事。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