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以产业为核心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布日期:2021-09-13 11:04 浏览次数:

“通过云计算平台,我们对园区里近万个大棚实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对光、温、水、气、肥等生产要素的精准调节,蔬菜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大幅提升。”新泰市翟镇蔬菜种植科技示范馆栽培专家王金枝向笔者介绍。走进蔬菜种植科技示范馆,只见立体管道、仿生螺旋等各种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让人目不暇接;棚内展示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更让前来学习的参观者眼前一亮。

建设蔬菜种植科技示范馆只是新泰市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采取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新泰市以产业为核心,围绕全要素、全产业链创新探索,培育发展现代化的高效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根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山东省乡村振兴一等县等荣誉称号。

“三篇文章”持续放大产业优势

“目前,我们园区年产良种百合种苗能力达10亿株,示范推广面积4.2万亩,在国内百合良种市场占比达15%。”近日,在新泰惠美百合和园良种组培中心,只见“全副武装”的工人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参与育苗作业。谈及发展前景,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利珍笑容满面。

这几年,随着惠美百合和园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延伸到旅游和育种,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之路,成为新泰坚定不移走融合发展“新六产”之路的现代农业园区典范。为持续放大产业优势,新泰紧抓融合、集约、资本3篇文章,持续放大“标杆产业”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三产融合、一体发展,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新泰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联合,大力推进内部循环和精深加工,创新推出“农业+光伏”“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农林牧循环、产加销一体、农商文旅有机融合发展。总投资200亿元的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示范基地项目,一期50万千瓦光伏电站、9620个农业大棚已经投用;创新推行“线上平台+综合服务实体”的“买卖提”农村电商模式,培植电商企业788家、各类电商平台10485家,2020年全市网络零售总额达12.02亿元,新泰市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买卖提”农村电商、麦秆扇等被确定为乡村产业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通过深入发掘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培育了掌平洼村、陈角峪村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每年举办樱桃节、百合节、香椿论坛等节庆活动,年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

聚焦园区集中、主体集聚、产业集约,新泰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培育工程,建成泰茶“良心谷”、惠美百合和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136家,园区连片经营面积达到16.6万亩,2个园区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园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目录,新泰市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新发展有机茶、泰皇菊、百合、丹参等名优农产品10万余亩,建成中国特色小镇1个、山东省特色小镇5个和农业特色专业村345个,楼德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龙廷镇掌平洼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新泰还通过实施企业联姻、集团注资、外资嫁接、民资撬动“四个一批”工程,先后招引中电国际、中国华能、鲁商集团、新农创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和优质资本、项目落地新泰,投资农业。“这几年,我们累计引进工商资本87亿元,引领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2家,发展家庭农场23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4家,各类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安置5.2万人就业,带动23.5万农户增收。”新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新说。

全域打造实现城乡“共融共美”

“我们通过领办‘樱山红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辐射带动羊流、石莱等周边7个乡镇38个村加入联合社,发展苹果、樱桃等林果种植面积9000多亩,实现村年均增收4万元。”近日,在谷里镇于枣林村谈及合作社带来的收益,村党支部书记于彬乐得合不拢嘴。

于枣林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发展林果种植只是新泰市在做优乡村振兴体系中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新泰通过实施农村党建基础稳固提升工程,完善乡村振兴观摩评比、分类考核等督考机制,开展“百企帮百村”和“一帮一”支部联创、党员联户“双联”活动,推动镇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通过实施“14556”工程,推进“党支部+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全市村集体收入全部跨过5万元门槛,80%的村跃上10万元台阶。

产业优势的厚植,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新泰市先后引进“两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6人,选聘科技副职88名,全市2/3以上的村都有大学生干部,形成了“高端科研出成果,中端人才传火炬,本土应用见效益”的人才链条。同时,全市86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居文化大院、974个文体小广场实现全市覆盖,新建成的20多家“城乡书房”为新泰市民搭建了“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长年不断,去年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乡村产业的发展还催生了环境的蝶变。新泰市通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和“两通三顺一美”人居环境攻坚行动,全市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基本实现“户户通”;完成农村改厕13.7万户,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改厕工作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九大典型范例之首,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543个,“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15%以上,为实现全域“共融共美”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温度。

要素支撑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夏末秋初,走进新泰市楼德镇甘露村,竹叶沙沙,花香阵阵,石墙红瓦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间一幅幅彩绘点缀在农舍之上,一步一景,让人心旷神怡,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生态村庄呈现眼前。

得益于新泰市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甘露村华丽蜕变。为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新泰市深度发掘村庄自然禀赋、历史渊源、文化传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高标准编制《新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同步编制实施重点村乡村旅游和乡村道路、公交等专项规划,构建起全域一体的“1+5+N”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有规划才有方向,有规模才有市场。新泰市确定“生活+”北部休闲观光、“生产+”中西部设施蔬菜、“生态+”东南部绿色生态“三生三线”发展框架,实施了以柴汶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轴心,莲花山旅游度假区等10个特色产业优势区为拓展,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万个新型经营小农户共同发展的“一带十区百园千社万户”工程,推动园区集中、产业连片。全市共发展优质粮油基地108万亩、蔬菜36万亩、林果38万亩,建成特色专业村345个,形成了“主导产业规模连片、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为推动资源、信息、市场、人才共享,新泰还组建了新泰市富美乡村振兴发展集团、乡村振兴联盟,探索“国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之路,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先后整治土地65万亩,新增耕地8万余亩。制定了含金量十足的“人才十条”,设立1亿元招才引智基金、2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引进成立李天来院士工作站等3家院士工作站,与山东农业大学合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