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为克服疫情、限电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市场主体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稳价保供、助企纾困政策,对于搞活小微企业活力,繁荣市场主体,提高市场良性竞争产生了一定积极的作用,成效明显。多数小微企业反映在减税降费方面享受的政策优惠是实在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企业税费成本,人工成本、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仍然较高,融资难、用工难、成本高等困难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目前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小微企业978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85.3%。从行业集中程度看,全市规上小微企业覆盖了我市37个行业大类中的35个,基本涵盖了我市所有的工业行业,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中小微企业数量较多,分别集中了全市14.3%、9.8%和8.0%的小微企业。从发展情况看,1-10月,全市规上小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25.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37.2%,实现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1.8%。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小微企业较多存在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总体上看,我市小微企业目前仍以原材料加工、农产品加工以及中低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对原材料、资源依赖程度较高,产品附加价值较小。1-10月份,全市规上小微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82.2亿元,占全部规上小微企业的46.3%。企业规模拓展和做强的速度偏慢。1-10月,全市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1%,低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增速5.1个百分点,低于大中型企业增速8.3个百分点。
(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仍然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调研发现小微企业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为基础工业原料或农产品,在今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的大背景下,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困境更加明显。比如,某饲料企业反映,今年以来面粉价格2718元/吨,同比增加188元/吨;豆粕价格3710元/吨同比增加700元/吨;小麦价格2518元/吨,同比增加188元/吨。
(三)企业盈利空间小且盈利能力较差。长期以来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成本增加等经营环境问题的抗压能力较弱,1-10月,全市小微企业营业利润增速低于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49.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继续回落7.4个百分点;低于大中型工业企业66.8个百分点。从营业收入利润率看,1-10月份,规上小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2.8%,低于全部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低于大中型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四)企业发展空间小导致普遍存续时间较短。小微企业“一根稻草压死小微企业”的现象屡有发生。从目前在库企业看,978家规上小微企业平均厂龄仅为11年,其中存续期超过10年的企业仅有489家,占49.6%;超过20年的企业仅有60家,占6.1%。而存续期在5年及以下的企业有233家,占到全部规上小微企业的23.8%。
(五)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始终未得到充分缓解。调研中发现,目前小微企业经营方面面临着订单减少、销售渠道丧失、租金及人工成本压力增加等问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同时盈利能力弱还带来了小微企业资金链脆弱的问题,并且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普遍设备较为落后或陈旧、土地等可抵押资源较少,长期以来融资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始终存在。全市规上小微企业户均资产仅为1.3亿元,较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低2.3亿元。而户均资产负债率为78.5%,较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出7.9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招才引智工作。一些小众产业如绳网产业,目前国内尚无高等院校开设,企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引进难度较大,需要依靠企业自主培养。建议有关部门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通过举办线下招才引智活动、线上宣传的形式,把当地的人才政策、创新创业环境推介出去,吸引更多相关人才。
(二)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中小微企业资金持续紧张,而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监管成本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民间直接借贷利率太高,企业无法承担,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扩大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加大对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降低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增强企业创新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解决企业成本高、效益低的重要手段是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应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指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增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