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七点建议》的答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7号)
发布日期:2022-12-26 16:07 浏览次数:

尊敬的郭桂林、葛莉群、袁君、谷志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七点建议已收悉。对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围绕落实意见建议制定了工作措施。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紧围绕市委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以深化产业链招商为主导,以领导分工负责制为核心,以专业化招商为重点,以产业部门、经济园区和企业为主体,以投资服务、考核激励为保障,健全机构、加强队伍、落实责任、优化服务、强化激励,推进全市形成特色突出、精干有力、责利明确、服务高效的招商引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明确招商引资四个着力点,聚力推进精准招商

(一)着力开展产业招商。按照市里重点产业链分工部署,成立局产业链招商工作小组,对每一个重点产业链,建立由分工领导牵头、1-2名工作人员负责的工作小组,积极对接市里重点产业链工作专班(柔性融入到工作专班中),按照“六个一模式”进行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

一是面向我市重点企业、知名商协会、专业咨询机构和我市乡贤,聘请一批产业顾问,加强对接,指导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二是针对我市重点发展的每个产业链,对接一个行业协会,了解行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前沿技术,提高产业链招商成效。三是结合市里组建的产业基金,锁定一批基金组织,做好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借助基金促进招商引资文章。四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制定一个招商计划,明确产业链重点招商领域、目标方向和重点招引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五是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跟踪一批头部企业,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做好链主引进培育、链条延伸招商发展工作。六是以“延链、强链、补链”为目标,推介一批补链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二)着力开展合作招商。一是加强与专业机构的联系合作,探索开展委托招商工作。在巩固与商务部投促局、香港山东商会等代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加强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投资机构、中介组织的联系,围绕重点区域,选聘一批招商专员,拓展招商引资信息渠道。二是加强与全国各地山东商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联系广泛、信息灵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乡情招商,积极为我市牵线搭桥,提供投资信息,帮助对接企业和推进项目进展。三是建立与行业协会的信息联络机制,结合产业链招商,分产业对接省以上特别是国家级行业协会,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对接机制,拓展我市与各行业头部企业的联系渠道,提高招商引资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与央企、国企的对接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与中建材、中信、国电、华能、中节能、光大和省土发、鲁信、高速等央企、国企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全市加强与央企的联络对接,盯紧靠实央企产业发展和项目布局,着力引进一批新项目,实现大项目招商新的突破。

(三)着力开展平台招商。一是搭建好节会平台。精心谋划举办一年一度的登山节投资合作洽谈会。创新办会模式,整合全市经贸板块资源,集全市之力,将登山节经贸板块办成集国际投资论坛、若干场重点产业发展合作分论坛、行业协会主题活动、展览展示、项目对接与考察于一体,以会带展、以展促会的国内知名会展活动。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和重点境外国家和地区,每年策划举办一批招商活动,每项活动设置一个主题或一个重点产业方向,组织开展双向推介和路演活动,提高活动成效。二是搭建好园区平台。做好开发区招商指导工作,明确园区主导产业招商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宣传推介工作,重点宣传推介特色产业园、园中园,培植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搭建好科创平台。搜集整理全市各级科技创新平台资料,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外地科创平台的联系与对接,着力吸引高新技术和科研孵化项目落户我市。探索推进飞地加速器,借助高层次科创平台引进落地一批高成长性的产业化项目。四是搭建好宣传平台。充分发挥网站、微信公众号、斗音等媒介资源,高质量制作宣传片、画册等资料,加大对我市招商引资政策、动态、活动、项目的宣传推介,提高我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是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功能,互动交流推进我市园区、土地、厂房、楼宇等资源,打造一站式外商投资促进综合服务平台。

(四)着力开展资源招商。一是做好与政府资源相结合的工作,积极对接发改、财政、交通、住建、农业等部门,了解掌握我市重点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新基建等领域项目,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工作。二是认真把握国家和省关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进行政策扶持的时机,发挥我市资源条件、配套措施和项目优势,主动对接行业头部企业,推进我市重点项目通过引进战略合作借力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支持和服务我市新成立的四大国资平台公司的投资合作和项目招商上,做好借助资本市场、引进战略投资者服务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文章。四是积极开展基金招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打造“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的新模式,有针对性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利用产业基金撬动企业投资,为引进国际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

二、强化项目招引前置审核

(一)打造专业招商引资人员队伍。梳理各级各部门在招商引资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名单,通过组织遴选、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等方式,调整充实招商引资机构,专职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定期组织对招商引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和统一管理,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和法律素质,培养训练出一支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引资队伍,以此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质量。

(二)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依托一亿中流、洪泰基金、中晟基金等专业招商机构,加强与各产业经济顾问、行业协会的联系,做好借助外脑的文章,强化对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科学深入分析项目的定位、发展现状、市场动态、企业经营状况,科学合理的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为招商引资部门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估等咨询意见,有效助力各级招商引资部门正确评价、分析和研究项目情况,从而推动招商引资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三)提升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为促进招商引资规范、健康发展,联合组织部门每年在市委党校组织全市招商引资培训班,组织有关领导干部进行法律学习,邀请法律专家开设法制讲座,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及时强化相关领导干部及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提高个人法律素养,避免违法决策、盲目决策,着力营造法治的投资环境。同时,强化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以适应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不断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三、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审查机制

(一)加强对招商引资签约主体的资信调查。突出招商引资的“选商”和“引资”,指导和帮助各县市区、功能区特别是各类园区在对接项目时,进一步强化对签约对象资信及履约能力的审查,通过“天眼查”、工商查询、企业信用查询等方式,掌握投资公司的法人资格、工商登记、社会信誉等情况,有效甄别及排除一些企业信用差或企图空手套白狼的皮包公司,真正做到选“好”商、引“好”资。

(二)加强招商合同的科学设计和可操作性审查。对拟引进的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合同通过提前报政府法制部门审查、聘请法律顾问单位审查等方式方能正式签订,对不合法、不规范的合同要责成有关单位重新考察、签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将来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特许经营。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防止项目“撞车”,避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恶性竞争。

(三)加强招商引资合同履行的全过程监督。通过聘请蓝天律师事务所等我市知名专业法律机构,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对投资方的义务条款进行全面审查,确保相关条款清晰明确,对于投资方关于项目投资额度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期限、投运后对地方财政及地方人员就业的贡献等方面的承诺,明确到合同当中,以投资方义务的形式予以规定,确保合同全面履行。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对出资财产实行鉴定、审核,防止搞投资欺诈,蒙蔽招商引资人员。对于虚假出资行为,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的法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招商项目的履行,要由法律工作者及时跟进,确保项目依法履行。

四、加大招商引资诉求化解处置力度

(一)建立健全外商投资诉求解决工作机制。对招商引资过程中发生的矛盾或纠纷,不能通过行政、经济手段解决的,积极寻求法律途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聘请专业律师依法通过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解决。加大对招商引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招商引资秩序,防范引资风险。对涉招商引资的民事纠纷,客观地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及时的处理,平等维护本地投资商和外地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投资环境。

(二)加强招商引资遗留问题处理清理工作。主动开展实地走访排查,对近两年入驻项目进行实地走访排查,摸清项目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建立问题台账,实施项目清理排查。对入驻经济开发区项目签约合同进行全面清理,对政府和项目方双方的合同约定事项进行全面清查,形成政企双方履约台账。联合国土、环保等部门推进项目回访排查,促进有效的整改督促,推动问题有效解决落实。

(三)健全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调整完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加大产业链招商项目的考核权重,引导各县市区、功能区把工作着力点放在13个重点产业链上。对产业链专班,按照季度和年度进行考核,突出产业链项目签约数量、签约项目开工率和产业链项目占比,聚力招大引强,提升项目质量,形成齐抓共管的产业链招商工作格局。


泰安市商务局

2022年6月30日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