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增刚委员: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助力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对您关注我市物流业发展表示感谢,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我市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确实存在,问题的指出必将有利于我市物流业的发展。现将您提案中涉及的问题和我局近期开展的有关工作向您反馈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深入调研了解、完善工作机构、推动协会成立等方式,努力破解制约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领。委托和君咨询高标准编制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厘清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在吸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体现泰安现代物流发展特色,找准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在省会经济圈中的定位,实现与济南、德州、淄博等地错位发展。
(二)广泛深入调研。5月13日至6月1日,市商务局联合和君咨询对六个县市区和泰安高新区现代物流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每到一处,都到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和在建重大物流项目现场,与负责人进行详细交流,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与当地发改、商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及邮政管理部门和产业链链主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当地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等情况,共现场调研企业50家,集中座谈企业32家,回收企业调查问卷80余份。通过此次集中调研,托清了我市现代物流业底数,摸清了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为下一步出台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据。在市内调研间隙,5月17日至19日,我局又与市发改委及市物流商会、市供应链与冷链协会负责同志共7人赴德州、淄博、临沂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后调研了易罐云物流、金茂源物流园、齐鲁云商物流产业园、淄博海尔新星公路港、山东高速鲁南物流产业园、罗欣医药现代物流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及项目,并与主管部门及物流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了三个地市现代物流产业在规划引领、政策扶持、项目策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三)成立工作机构。根据市委杨书记要求,为进一步理顺泰安市物流产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物流业专业服务队伍,加快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成立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市商务局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副县级规格,该机构牵头负责推进市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壮大行业市场主体和现代物流体系,解决了目前我市没有现代物流产业专门管理机构、工作力量不足、牵头部门工作开展受限等问题,目前已获市编委正式批复成立。
(四)推动协会成立。为更好推进工作开展,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6月9日市商务局牵头举办了物流与供应链商会(协会)成立筹备会议,会议确定了泰山交通物流有限公司、速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长鑫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先锋物流有限公司、泰安市峰松物流公司、山东飞畅物流有限公司、泰安交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作为商会(协会)发起单位,明确了会长单位、秘书长单位以及监事长单位,目前正在准备商会成立各项材料,下一步报市工商联初审及行政审批局审批,推动商会尽快成立。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为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物流与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和物流发展基础,结合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提出“六个一”的发展思路,即:编制一个产业规划、健全一套体制机制,出台一个扶持政策、搭建一个物流平台、壮大一批物流主体、组建一个商会协会,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和君咨询尽快形成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我市物流产业战略定位、产业重点、发展路径,厘清产业发展思路,规划发展目标,明确“公铁水”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重点发展方向,为我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规划保障和方向引领。
(二)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市级层面依托市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尽快开展工作,明确商务部门作为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牵头部门,成立我市现代物流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发改、交通、农业农村、邮政等各有关部门资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机制,定期沟通协调,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县级层面参照市里成立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贯通、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对上争取层面,与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物流主管部门建立沟通渠道,争取更多省级层面重大项目和扶持政策向我市倾斜;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省交通物流协会建立起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好商会、协会资源及时掌握国家、省级层面物流产业深化改革动向及产业政策。
(三)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尽快出台推动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严格落实奖励政策。强化物流用地供应保障,物流园区用地执行工业和仓储用地标准,并适当保留部分工业综合用地。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融资服务。制定现代物流业年度攻坚计划,在全市上下形成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打造本地物流服务平台。依托市交通发展投资集团、肥城矿业集团打造我市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分散的社会资源和衔接分散的供需市场,有效释放产业活力,为生产企业减负降本、提质增效开辟新路径。发挥国企的龙头带动作用,抓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机遇,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对需要重资产投入的物流园区基础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智慧仓储建设,积极谋划布局。合作与招引央企与省属国有企业,充分借势与利用全国、全省的优质良港、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与铁路、贸易通道等资源,加快融入国内物流体系。
(五)发展壮大产业主体。一是培育壮大一批本地物流企业。组织实施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双十培育工程”,拉出本地企业培育主体清单,鼓励企业通过专项发债、兼并重组、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十大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大型物流企业;全力推动速恒物流园等提升改造,加快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岳华能源泰山内陆港、新泰青云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园建设进程,推进韵达智慧物流产业园等一批在谈项目加速落地,形成十大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二是策划招引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及园区。围绕冷链、商贸、信息平台、供应链等领域,着力引进全国50强物流企业,支持设立区域物流总部、运营中心、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发挥头部企业在产业链、资本链方面的带动作用,实现以商招商。
(六)发挥好商协会职能。加快推进成立我市物流与供应链商会(协会),充分发挥好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企业之家的集聚作用,探索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规范、社会协同”的治理模式,实现对我市物流企业的精准服务,做到政府与协会共商、共谋、共推行业经济发展,形成促进我市物流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联系科室: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38-69991785
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