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扶持我市康养特色产业、加快推动智慧康养的建议》的答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号)
发布日期:2022-06-22 18:46 浏览次数:

郭传利、王兴建、陈书来、贺国防、杨明波、张洪伟、李洪强、律勇、徐步将、赵洪岫、韩震、游骞、牛东升、于学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我市康养特色产业、加快推动智慧康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第13号建议中提出的六大项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了您作为人大代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医养健康产业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

近年来,我按照新旧动能转换有关工作要求,以健康泰安建设为引领,深入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卫健委牵头部门职能作用,站位再提高,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康养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一、加强政策支持,切实保障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出台《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简化审批流程。将养老机构举办或设置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简化审批手续,养老机构举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不含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抢验中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合独资医疗机构) 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实行备案管理。医疗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其建设、消防等条件可依据医疗机构已具备的资质直接备案。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依据规定申请变更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无需另行办理新的法人登记。这些政策规定为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截止目前,全市双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共有52家。

二、强化合理运作,推动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医疗与养老的深度融合。泰山医养中心是一所由三甲综合医院打造的“医养综合”服务体,在住老年人570人,入住率达到106.15%。目前,二期居家式养老社区550套已开始动工筹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专业的医养结合养老社区之一。山东省泰山医院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并成立国际养生养老中心,设置房间81间,可容纳160人入住,为高龄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及患老年病、慢性病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治疗、用药管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休闲娱乐等服务。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养中心项目占地约42亩,投资约5亿元,主要用作综合养老护理中心、老年人养护病房等,已经我委批准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后续土地、规划等手续,预计今年开工。二是完善建设市县乡医养中心。泰安市岱岳区颐养服务中心、新泰市寿康老年公寓、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肥城医院有限公司护理院、宁阳县中医院医养中心、泰山慈恩老年颐养中心、东平县老年护理院、泰安颐博养老护养院、泰安长城老年护理院等一批机构养老模式运营良好。泰安颐博养老护养院二期工程、长城护理院二期工程、肥城万瑞舒心港湾养老公寓等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泰山景区钟秀山庄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主要功能为疗养居住、医疗康复、护理托老等。三是加大医养结合招商力度。2021年,委有关领导带队到北京、上海等地实地考察对接项目,并邀请北京妙医佳公司、上海长庚养老院、济南右典公司、鲁商福瑞达公司等到泰安对接医养结合项目。今年,邀请沈阳万家宜康公司到泰安对接医养结合项目,实地查看了徐家楼大灌庄社区等养老项目,目前正在洽谈对接中。四是医养结合工作获得肯定。泰山慈恩老年颐养中心、泰安颐博养老护养院、新泰市老年公寓3家医养结合机构被省卫生健康委评为全省医养结合首批典型经验做法案例。山东省泰山医院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岱岳区、新泰市、宁阳县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岱庙街道、泰前街道、新泰小协镇被确定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乡镇)。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2021年度,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在院老人数3322位,其中完全失能1478位,部分失能871位,自理973位。

三、落实优待政策,医养结合为老服务更加紧密融合。严格落实省关于“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等文件精神,目前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158家,全部为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开通率达到100%。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36家,全部与养老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置老年病科26个,比例达72.2%。大力推动养老机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全市108家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积极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院、护理院、中医院及安宁疗护等机构,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医务室的,全部实行备案制度,均内设或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了机构入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山东省泰山医院、泰安市中医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模式正不断提升发展,泰山慈恩老年颐养中心、东平县老年护理院、泰安高新区颐博养老护养院、泰安长城老年护理院等一批机构养老模式运营良好。山东省泰山医院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泰安市及县市区均被确定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泰山区岱庙办事处等67个乡镇(街道)入选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街道),全市45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被市确定为医养结合示范站(室),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整合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卫生、养老等服务资源,初步摸清了全市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疾病普及健康危险因素水平,实现老年健康数据信息化、标准化,对健康养老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对重点工作进展和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四、加大培训力度,医养结合工作人员配备不断得到加强一是强化人员培训。为提升我市医养结合水平,在泰山医养中心举办了多期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培训班,邀请国家和省市多位专家为全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累计参加培训人员约6000余人次。培训设立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将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多种专家人才纳入协会,为我市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按照全省医养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人员参加全省医养结合照护技能竞赛。二是满足社会服务需要。加强医养照护、健康管理、康复、心理咨询、营养等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培训考核、就业晋升等一体化、全链条的人才管理机制,满足医养结合和医养健康产业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三是完善培训体系。开展定期培训,加强医养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医养健康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培训中心,加大健康管理师、医养照护员培训力度,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率,逐步解决医养结合机构人才短缺的现状。加强医养照护、健康管理、康复、心理咨询、营养等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培训考核、就业晋升等一体化、全链条的人才管理机制,满足医养结合和医养健康产业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五、提升服务能力,医养结合志愿服务有声有色。针对我市医养结合机构现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有形化、常态化建设,我市成立了以“烛光天使”为代表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助老敬老、健康查体、社区义诊、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同时加强与市直各部门的沟通协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推进医养结合,使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区养老中获得方便、快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健全以社区卫生康复机构和生活照料机构为依托的居家医养服务网络,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大力发展老年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创新居家和社区医养医养融合新途径,推进专、全科医生团队“家庭病床”试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家护”“巡护”工作;推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市困难失智残疾老人康复服务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诊所为医养联合载体,定期开展居家巡诊、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为居家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系统化服务,并将服务范围从医院、社区延伸拓展到居民家中。

六、提升智能水平,打造个性化智慧医养、康养服务新模式。一是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整合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卫生、养老等服务资源,初步摸清了全市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疾病谱及健康危险因素水平,实现老年健康数据信息化、标准化,对健康养老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对重点工作进展和服务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二是强化示范引领,打造智慧医养康养新样板。依托泰安市泰山医养中心,不断加强智慧健康阵地建设,努力打造智慧健康医养结合发展新板,起到了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中心引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实现预约参观、入住、收费、餐饮、健康评估、生活照护、文体娱乐等的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将“医疗、护理、康复、保险”融入其中,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平台。启用了远程会诊中心,实现紧急、疑难病人与上级医疗结构和医院本部的实时专家会诊。在中心全面打造室外有健身、室内有康复的智慧化适老环境,启用了智能穿戴监控平台,推广普及智能穿戴、智慧床垫,智能评估机器人、测温机器人、陪伴机器人顺利“上岗”,老人认知训练智能设备广受欢迎,智慧康复设备广发应用。中心全面推进智慧助老,全国首个依托老人房间内的电视开通了“家庭圈”亲情视频通话系统,智能挂号、智慧药柜、智能购物全面覆盖。由泰山科学院扶持,建设有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泰山智慧康养实验室。

目前我市医养结合机构水平不断发展,初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能力的群众需要。今后工作中,我委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抢抓重大机遇,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精心谋划医养结合项目,强力推动我市医养结合事业发展。 

 

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613

 

 

 

 

 

 

 

 

 

 

 

 

 

 

 

 

 

联系科室:医养健康产业专班

联系电话:0538-6990626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