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广银、吕修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生物医药产业培植为我市支柱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第166号代表建议中提出的三条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了您们作为人大代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度关注和热切期盼。
近年来,我市以健康泰安建设为引领,深入推动医疗卫生和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融合,生物医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一、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初具模式
截至2021年,全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现有企业近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瞪羚企业8家。2021年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合计78.3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速20%,利润总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1.2%。
二、生物医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全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共有21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批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部分企业建有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工作站。全市医药与医疗器械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逐渐提升,其中京卫制药、中京生物、润德生物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骨科耗材、血液制品、脑机接口等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特色强。
三、生物医药项目取得突破进展
山东泰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QK320 单克隆抗体项目 (年生产 QK320 单克隆抗体系列药品 500 万支)入选“双招双引”签约项目;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宝来利来生物产业园项目(年产口服特异性免疫微生态制剂 2000万支)、山东普瑞曼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制药产业园项目(年产治疗哮喘类、糖尿病类、抗流感类药物 290000万片)入选2021年山东省重点项目重点技改项目;润德生物扩产 10000吨 N-乙酰氨基葡萄糖项目(年产 N-乙酰氨基葡萄糖产品 1万吨)被确定为2021 年泰安市新旧动能转换医养健康产业优选项目。
四、生物医药发展规划清晰明确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也存在着核心支撑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以原料药、仿制药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少。我市依托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和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势,进一步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培育发展高端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全市医疗服务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健康旅游集聚区。一是打造生物制药创新高地。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基因工程和新型疫苗,加快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新型重组蛋白质药物、血液制品、生物诊断试剂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推动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以基因治疗、质子重离子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为代表的精准医疗技术。抓住生物制药快速发展趋势,发挥我市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在血液制品领域加快研发突破,推动创新产品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瞄准新型疫苗、基因药物、抗体等前沿、热点生物制药领域,引进培育一批知名骨干企业,搭建生物制药产、学、研高端平台,将泰安打造成生物制药研发领先、产业齐全、品牌知名度高的全国一流的生物制药创新高地。二是做强生物制药产业链(集群)。抓住生物制药(生物制品)产业高速发展的机会,以“做强生物制药,打造泰安名片”为目标,以“培育全国龙头,提升存量规模,拓展前沿领域”为方向,将以泰邦血液制品为核心的生物制药打造成泰安市医药产业的产业名片,同时,瞄准前沿、热点的生物制药(生物制品)领域,全力招引一批生物制药前沿创新项目,推动泰安成为全国一流的生物制药创新高地。鼓励泰邦生物与国内外血液制品领域顶级研发机构和制药企业交流合作,实现关键技术前瞻突破,支持通过并购整合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将泰安打造成全国血液制品研发创新高地。生物制品领域,依托宝来利来、凤凰生物等推动微生态菌种领域高速发展,建设微生态菌领域特色产业;支持葡萄糖、氨基葡萄糖、三氯蔗糖等生物制品企业提质增效,继续扩大产品应用领域。生物制药前沿领域,引进新型疫苗、抗体克隆药物、基因药物、重组蛋白与多肽类、细胞规模化培养等热点领域项目,鼓励企业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靶向治疗等生物医药新技术创新研发,推动我市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建设高标准泰安药谷。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建设高新区泰安市医药创新谷为抓手,重点构建“一核三区”发展布局,以高新区为产业增长核,以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为产业重点聚集区,在聚集区内建设一批专业特色产业园,全力培育我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新增长极,带动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稳步发展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高标准建设泰安医药创新谷(简称泰安药谷)。药谷以生物制药、高端化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及医药流通、医药研发服务等医药生态企业为方向,引进一批前沿性医药项目,布局高端生物制药研发中心、药品检测中心及临床试验中心,成为引领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高标准建设厂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力争实现“拎包入住”,提高泰安药谷对国际药企、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吸引力。药谷内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配套创新孵化器,为初创企业、科研团队早期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发展空间。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卫生健康事业和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着眼“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目标,以健康泰安建设为引领,从政策整合、服务提升入手,统筹各方力量,强化配套支持,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大与各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力度,有效与各企事业单位衔接、找准切入点,持续改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为我市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一)加强园区建设。以泰邦生物所在地为核心,对标张江生物医药园、苏州生物医药园等国内先进医药园区,在泰安高新区规划建设泰安医药创新谷(简称泰安药谷)。药谷以生物制药、高端化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及医药流通、医药研发服务等医药生态为方向,引进一批前沿性医药项目,布局高端生物制药研发中心、药品检测中心及临床试验中心,成为引领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高标准建设厂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园区服务体系,争取实现“拎包入住”,提高泰安药谷对国际药企、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吸引力。药谷内建设一批专业化园区,配套创新孵化器,为初创企业、科研团队早期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发展空间。推动各企业在建的园区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园区按期建成达产。支持已开工的泰安同泰生物医药产业园、宝来利来生物产业园、山东贝信生物科技产业园、中至医药产业园等企业园区如期建成投产。
(二)实施强链招引行动。围绕产业链新领域培育方向,实施医药百强企业招引工程,以承接新药、新医疗器械产业化为重点开展精准招商。扫描国际制药巨头、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医药科研机构以及药品上市许可人,抓住异地建厂、新项目投资以及医药科研单位新药械研发成果转化机会,大力引进产业化项目,鼓励在本市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中心。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山东省医药产业重点集聚地区,积极对接政府部门、医药产业联盟、知名医药园区,寻找医药产业转移及园区项目外溢机会。针对产业链新领域培育方向以及医药研发服务、医药流通等环节,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引入,支持引入CRO、CDMO等机构,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对山东康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端生物医药项目、山东锐顺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药及制剂生产项目等新建续建、技改扩规项目,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对落地补助、用地用房、运营发展、人才服务等方面实施个性化、全程式对接服务。围绕产业链短板抓好项目推进,对投资额度大、引领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项目支持。强化项目对接,完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库,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以及市工业推进办、产业链专班调度的项目,攻克项目建设“卡脖子”环节,对项目倒排工期,全力促产,加快推进各类项目的落地与建设。
(三)加强创新突破。建设创新研发机构。鼓励医药企业设立研发部门,加大研发投入,新建一批医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医药非临床试验(GLP)研究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推动我市医药产业从制造走向创新。支持链主企业率先建设前沿探索性实验室,瞄准国际、国内领先技术开展应用与转化研究。鼓励企业申报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平台,研究建设国家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积极争取中国动物微生态重点实验等国家级平台立项,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平台的给予扶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我市骨干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与转化应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新项目引进提供基础支撑服务。支持建设新药物研发中心、新药筛选服务平台、临床前药效评价中心等药物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及临床试验机构。支持实验动物服务平台、医学工程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提高中试、工程化实验、规模化试生产能力。支持检测技术平台、第三方检测平台等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医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我市企业注册申报速度。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强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各企业一致性评价工作进展,积极协调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一致性评价有序进行。支持企业开展高端仿制药、首仿药的研发,争取推动更多仿制药在全国实现首次或前三位通过一致性评价。
(四)加强企业培育。发挥链主企业带头作用,集中政策和要素资源,全力支持泰邦生物、祥瑞药业、京卫制药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或合资等方式发展壮大。完善企业梯度培养体系,扶持一批中小企业,促进“小升规”。选择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培育瞪羚企业。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行动,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专注细分市场产品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培育泰邦生物、赛特药业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品种、大品牌,将京卫呼吸喷雾药等一批优势单品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展览会、洽谈会、论坛及各种大型学术、技术、经济交流活动。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9日
联系科室:医养健康产业专班
联系电话:0538-69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