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规划设计打造岱庙至泰山红门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延伸拓展丰富泰安旅游资源”的建议》的答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号)
发布日期:2022-07-14 15:41 浏览次数:

邱延平、贾彦芳、杜欣涛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规划设计打造岱庙至泰山红门历史文化街区步行街、延伸拓展丰富泰安旅游资源”的建议》收悉。诚如建议中所述,红门路是连接岱庙与泰山景区主入口的一条历史文化主轴线,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开发价值。对历史文化主轴线进行科学规划、论证、设计、实施工作等建议,对于培育我市旅游服务品牌,丰富泰安旅游资源,展示泰安历史文化风貌具有重要作用。

在规划方面,我局先后组织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加强对城区历史风貌的规划管控。两项规划分别经省政府及市政府批复。同时,还配合市住建部门编制了相关规划,具体规划情况答复如下:

    一、《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年)》

该规划划定了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长约2380米,宽约130—430米,保护区面积为55公顷,包括红门路、岱庙地段、通天街。规划对街区格局、建筑高度、形式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限定。如在红门路(环山路至岱庙北街)保护区内,建筑高度不得大于12米,严格按历史文化保护要求,控制建筑体量、面宽、形式、色彩、外饰材料等。

二、《泰安市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20152020年)》

该规划将泰城划分为六个风貌分区,分别为古城风貌区、山城风貌区、滨水风貌区、现代风貌区、生态宜居风貌区及现代工业风貌区,各分区分别划定风貌规划控制要求。其中,古城风貌区是留住古城记忆的核心区域,分为核心区与协调区,主要包括环山路、龙潭路、泰辛铁路、温泉路围合的区域。建筑风格方面:核心区建筑风格尊重古城历史原真性,突出中式古典建筑风格及传统文化元素;协调区采用新中式或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风格,做好由“古”到“新”的有序过渡。建筑色彩方面:核心区突出古城人文内涵,体现“青砖灰瓦”的色彩特点,以岱庙为中心,周边建筑以青灰色为主,深灰、浅灰色与白色为辅,起到烘托岱庙的作用;协调区建筑色彩以浅灰色为主,做好核心区与古城风貌区周边色彩的协调过渡。建筑高度方面:注重建筑体量、高度与古城空间尺度相协调。

    三、配合市住建部门做好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8年12月泰安市机构改革后,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由我局划入市住建局。去年以来,在市住建局组织编制《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和《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时,我局予以积极配合。其中《泰安市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重点对红门地段、 红门路地段、岱庙-通天街地段进行了具体规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推进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文旅事业快速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支持。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6月27日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