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建好用好“微”应急 打通救援“最末梢”
发布日期:2022-08-11 09:07 浏览次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应急救援站里,灭火器、防护服、急救箱等各种应急救援物资一应俱全,根据辖区内的不同情况,救援站里的应急物资还可以进行“选配”,满足应急救援需求。泰山区以“救早、救小、救初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村、社区等规划建设62个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建好用好“微”应急,打通救援“最末梢”。

配电箱、消防水箱植入监测芯片 异常情况自动预警

徐家楼街道大官庄社区有常住居民1100户,其中有高层住宅13栋,此外还有学校、商业街、企业等。人员居住密集、配套设施多样,做好应急救援建设至关重要。“本着‘应居民安全之急、救社区平安之难’的宗旨,我们融合韧性社区建设理念,建设了适应我们社区实际情况的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大官庄社区党组织书记黄新平介绍。

记者在大官庄社区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看到,这里配备了各种消防器材、救援器材、应急器材。“虽然服务站面积不大,但它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安防智慧信息化云服务平台为支撑。” 黄新平说,社区里的高空抛物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配电箱异常监测数据、智能烟感系统数据、消防水箱智能监测数据等都会传输到信息平台上,工作人员不出门,就能掌握整个社区里的“一举一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社区通过安装312个监控,覆盖各街巷、楼道、电梯等重点部位,将消防安全、防汛防灾安全、交通安全、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高空坠物安全等事项纳入了信息监控平台。“社区里高层建筑多,我们便配备了高空抛物摄像头,一旦出现高空抛物的情况,摄像头可以拍摄,并自动绘制出物体坠落的轨迹。”社区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套设备所能发挥的作用。

而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棚的安全,社区配备了智能烟感系统。“只要出现烟雾、明火等情况,系统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值班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除此之外,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区域,社区工作人员在停车棚上方放置了灭火球,达到一定的温度后灭火球自动破裂,可以对初期火情进行扑救。

“大官庄社区智能化应急救援,是我们全区智能应急救援的一个缩影。我们投资400余万元完善集监控、监测、指挥救援于一体的视频互连系统,实现了气象监测预报、水利工程监控、森林防火巡查巡防、消防‘一呼百应’等科技智能化。将值班值守、信息收集、情况预判与监测预警、数据分析、资源调配等信息进行高效融合,利用5G技术打通国家、省、市、区、街道乡镇的五级视频回传。”泰山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李本国介绍,为指挥员掌握救援现场一线灾情、人员、装备、物资等实情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应急救援站建在汶河边 人员设备随时调配

如果说大官庄社区是智慧平台加持,让应急有了“千里眼”,那邱家店镇刘家疃村则是通过与专业救援力量联合,打造专业的“救援队”,实现救援专业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家疃村地处大汶河的两条重要支流石汶河、灜汶河的交汇处,是汶河最北端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关键,防汛防灾是应急救援的第一任务。“在建设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之初,我们就明确职责定位,与泰山蓝天救援队建立联动机制,在人员设备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构建‘统一指挥、反应快速、救援有效’救援体系。”刘家疃村党支部书记孙启芳介绍。

记者在刘家疃村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里看到,这里距离汶河边仅50米左右,除配备常规救援器材外,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和防汛防灾的工作要求,还专门“选配”了救生衣、救援绳索、救援船只等。“泰山蓝天救援队的部分救援器材也储备在这里,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只需快速调动救援人员,救援装备随时拉得出,用得上。”孙启芳介绍。

今年7月12日,我市出现大范围降雨,大汶河上游来水加大,靠近刘家疃村一侧的河堤出现险情,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值班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后第一时间上报,快速调集编织袋、木材等防汛物资,及时处置险情,避免了更危险的情况出现。

“随着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的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力量更壮大,装备更精良,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辐射救援下游20公里的汶河水域,对打造河上救援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孙启芳说。

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宋利民介绍,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方面,泰山区应急管理部门与泰山蓝天救援、蓝峰救援、兵峰救援等社会公益救援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水域、山岳、搜救等专业应急救援技能,实现政府与社会应急救援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调度和发挥“全灾种、大应急”效能。

救援站值班员熟人熟路熟情况 可实现“灭早打小”

今年以来,泰山区采取“先点后面、点面结合”的布局思路和“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志愿服务”的建设模式,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方法,在全区规划建设62个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确保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持续发挥作用,人员是关键。目前各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起以社区党员、退役军人、网格员、卫生员、志愿者等在内的应急救援队伍,发挥他们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为实现‘灭早打小’创造条件。”泰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宋利民介绍,区应急管理部门还会定期组织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有效的培育后备力量,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引导培育应急救援队伍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实战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加强人员配备的同时,泰山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物资装备储备,在各街道、乡镇原有应急物资仓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物资装备建设,累计投入80余万元购置专项应急救援装备1.2万余台件套,确保关键时候能拉的出、用得上、起作用。

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源点求突破,泰山区用好用活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搭建民生“防火墙”、织牢幸福“安全网”。

来源:中华泰山网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