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盟泰安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医养结合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以健康泰安建设为引领,实施医养结合人才战略,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多种服务模式,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持续发展;完善差异化发展机制,打造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深入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基本建立起“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医养结合人才战略。一是依托高校培养老年医学复合型人才。在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积极开设医养结合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和“1+X证书”试点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医养结合所需知识和技能融入课程教学。成立山东省康养产教研联盟,举办首届康养产教研论坛,积极与医养机构对接,促进产教融合。设置老年人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保健等8大专业,近几年来,培训各级养老护理人员、健康管理师等共计约22100余人。二是建立省级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碧霞湖院区-泰山医养中心揭牌建立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山东省培训基地,对来自全省16地市的166名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机构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举行“国家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技术指导单位”揭牌,邀请国家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办负责人王志会到会授课,提升了参训学员做好医养结合工作的服务能力。三是成立泰安市医养结合暨安宁疗护品质联盟。成立由全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组成的泰安市医养结合暨安宁疗护品质联盟,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工作组织体系、管理体系、研究体系,推动全市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不断向同质化发展。四是提升基层医养结合卫生服务能力。在全市全面推行“第一科室主任”“业务院长”选派、人才“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及医联体、医共体工作,实现重点薄弱乡镇全覆盖,强化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020年以来,共计派驻“业务院长”和“第一科室主任”47名。成立安宁疗护培训基地和安宁疗护中心暨质量评估中心,组成三个督导、质控工作组,定期深入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安宁疗护工作指导和督导,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做好安宁疗护工作的能力。五是定期举办全市医养结合人才培训班。定期邀请国家和省有关专家教授对全市医养结合分工领导及业务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人员分组观摩泰山医养中心,对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工作理念和护理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建立医养结合培训基地5个,培训工作人员6200人次。
(二)强化医养新业态发展,持续推动医养结合不断向居家社区延伸。一是对老年人实行动态化信息管理。设计开发《泰安市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全市所有行政村(居、社区)卫计或老龄工作人员,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从贫困、空巢、失能、失智等9个方面进行信息摸排,定期进行数据更新,对老年人实行信息动态化管理。目前,共采集录入102万名老年人健康状况信息,为各街道、社区、医疗机构做好医养结合工作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落实落地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二是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严格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等文件精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158家,全部为老年人开通优待政策“绿色通道”。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病科(老年病专业)21个,比例达100%;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治未病科100%;现有老年医院、护理院、康复医院、安宁疗护12家,设置床位1778张,医护人员762位;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拓展安宁疗护等医养结合服务,慈恩老年颐养中心等7家医养结合机构做法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典型案例,《肥城市打造多元化医养服务满足多层次健康养老需求》典型案例被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工作交流进行了刊发;医养签约服务208对,其中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87对,医疗卫生与日间照料中心建立签约合作121对,全部实现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设立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中心7家,开展老年人健康评估185768人,为分类做好老年人医养结合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市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结合全市医疗机构情况细化62项创建标准,优化了老年人医养和就医服务环境,创建工作在126家医疗机构全面展开,复核公布32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单位”、93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通过评估验收并授牌,创建比例达到98.4%,老年人就医更加舒心。联合6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泰卫发〔2021〕10号),明确任务分工,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受到表彰。
(三)完善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一是“居家医养暨预约服务”模式。举办泰安市居家医养暨长护险服务预约启动仪式,打通养老服务的神经末梢,助力居家失能人群获得有效医疗护理,为推动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全面开展了“居家医养暨长护险预约服务”,截止目前,已有77家医疗机构启动“居家医养暨长护险预约服务”,并对外公布预约服务电话,签约老年人2721户,签约老年人数23.1人。二是“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模式。泰安颐博康复医院打造的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服务体:泰安高新区嘉和社区颐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泰安高新区凤凰社区颐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泰山区财源街道南湖社区颐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拉进服务距离,打通服务老人最后一米距离,打造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体”89家,着力提升了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了部分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居家医养”服务模式。下发《关于印发〈年度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考核细则》,强化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理念,组建由内科、外科、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参与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按照“四统一”要求,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从血压测量、末梢血糖、康复指导、护理技能、保健咨询、营养改善指导等6个方面对高龄、失能、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两次上门履约服务;为60周岁及以上部分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不少于一次的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及时完善健康档案。目前,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64个,全市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数70.3万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54.4万人,医养结合服务指导63.6万人,健康管理率为65.27%,医养结合服务指导率76.27%。四是“居家医养、医护巡诊”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宁阳县东庄镇卫生院郕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社区养老公寓的场所,创新开展集“医疗管理、健康护理、保健养老、康复治疗”四位一体的“居家医养、医护巡诊”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老年公寓点对点无缝衔接。五是“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由万佳宜康养老服务中心等四家服务品牌打造的“互联网+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社区健康驿站-泰安市首个多维融合型养老服务等模式,已在泰山区大官庄、后七、更新等19家社区开始运营。六是“两院一体”医养融合发展模式。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体运营、独立核算”的思路,东平县接山镇、旧县乡、沙河镇打造“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羊镇卫生院、银山镇中心卫生院在建之中。七是“综合医养”服务体模式。由三甲综合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托管打造的“医养综合”服务体—泰山医养中心,在住老年人593人。目前,二期居家式养老社区550套已开始动工筹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专业的医养结合养老社区之一。八是“以养带医、以医促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肥城市引进山东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子梅护理院,将全市所有失能特困人员进行集中养护,实现养老服务与康复疗养充分结合,“以养带医、以医促养”为老年人打造医养之家。目前,院内老人165人,其中失能老人140人,中度失能20人,自理老人5人。宁阳县东庄镇与山东恒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以养带医、以医促养”养老服务中心已启用。九是医养结合“万里行”服务模式。下发《关于开展“为百岁老人送健康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做好百岁老人信息摸底和确认工作,由泰安市中心医院统一为全市425位百岁及以上老人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医保),成立专家团队,配备专用车辆,走百村、进千家、行万里,每年定期为百岁老人提供免费上门义诊健康管理,设定就诊服务定点医院和住院“绿色通道”等服务事项,打通为百岁老人医养结合服务“最后一米”距离。十是“医、养、康、护、配送”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泰安市弘康颐养中心,是由泰安心康医院(心康互联网医院)、泰安弘康颐养医养结合养护院、心康养老服务中心三个服务单位组成,从承担特困供养社会化运作、承办托管医养资源、创立“315服务模式”、推行配餐服务模式、聚焦智慧养老打造“30分钟”即时救治救助圈、依托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网格化服务、线下入户照料护理、开展日常委托照料护理服务,逐渐打造成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设施较完善的“医、养、康、护、配送”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四)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医养结合服务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加强与市市场监管局协作,将泰山医养中心列入医养结合省标准化试点工作单位,并举办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召开泰安市地方标准立项论证会,首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隐私保护管理规范》《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被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2022年第1号泰安市地方标准公告”文件正式发布。被国家确定为“2022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举办国家级智慧医养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仪式,探索建立智慧医养结合新型标准体系,为我市医养结合的深化、健康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在海南省邦溪镇四季春天小镇,设立泰安市中心医院白沙邦溪镇门诊部并举行揭牌仪式,依托泰安市中心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泰山医养中心国家五星级养老机构的资源优势,将医养结合的“泰安模式”与当地养老服务资源有机融合,为海南地区康养事业注入泰安智慧、泰山力量,为培树打造“泰安模式”“齐鲁样板”“全国品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行业标杆奠定了良好开端。
三、下一步措施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指导做好落实工作,针对您提出的其他建议,我委将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制订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健康服务需求。一是严格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指导医养结合机构参照《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现有的医疗教学资源,培训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将医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卫生与健康人才发展规划。在全市形成“服务模式智能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队伍专业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品牌高端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确保全市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三是丰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途径。加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借助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改扩建一批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27日
联系科室:医养健康科
联系电话:0538-6991682
(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