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张树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助推新形势下泰安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厚植人文底蕴,创新传播手段,开展品牌“强音”行动,做大做强全媒体宣传矩阵,文旅宣传迈向系列化、精品化、品牌化,“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品牌关注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泰安文旅推广曝光总量突破2亿次。
一、依托“大平台”,全媒矩阵发力。构建了以新华社、央视、新华网、中国网为核心,涵盖国家、省、市20余家新闻媒体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利用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传播平台,实施景区“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在央视《新闻联播》黄金时段播出“登高望远 选择泰安”形象广告,为全国游客推介泰山、地下龙宫、九女峰、大宋不夜城等景区资源。与新华社合作,发挥“新华指数”大数据资源优势,构建泰安文旅融合发展指数体系,以数字化工具赋能产业发展。联合新华网,推出《新华访谈》泰安专访及系列采访报道。与中国网合作举办2023中国(泰安)文旅融合创新峰会,开设线上活动专题,利用视频、图文直播直击第一现场。矩阵传播力强、覆盖面广、受众率高,泰安文旅宣传实现全面升级。
二、聚焦“大流量”,实现宣传引流。今年以来,泰安、泰山频频登上中央和省级重要媒体,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以及农业农村频道多次点赞泰安文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网等央媒报道泰安文旅200余次,《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540余次。充分发挥网红效应,创意话题推广,与泰山娟姐、普陀山小帅、尾小芽等多名网红主播互动,网红大V纷纷打卡泰安,宣传泰山,借助流量热点,实现招徕引流。
三、用足“新媒体”,提升品牌传播力。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采用网络直播、线上云展播、短视频等受众喜爱的传播方式,带游客沉浸式体验泰山日出、泰山非遗传承、节事活动,35场直播活动围观量达到1100万。泰安市迎来首个香港旅行团和大汶口古镇小戏小剧节两个事件短视频分别以402.7万次和341.8万次的播放量登上全国抖音热榜第四名和第七名,实现了口碑、流量双丰收。做大做强“文旅泰安”官方政务新媒体集群,利用官微、抖音、快手、视频号、头条号、新浪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开设文化菜单、知行泰安、文物泰安等系列品牌栏目,推出“听手造名师说‘礼’”“情定泰山”等系列精品短视频,在人民号、央视频、澎湃新闻、海报新闻等新媒体集群同步推出,赢得诸多好评。
四、把握“小切口”,实现“大兵团”作战。深耕内容表达,创新精细传播,积极探索融媒语境下宣传推广的新路径,实现点与面的高效延伸、质与量的全面提升。“五一”假日前,组织开展矩阵媒体春季采风活动,14家媒体走进各县市区、功能区,对新业态、新产品进行大规模、立体化、密集式报道。充分把握全省旅发大会、“5·19”、市旅发大会等重要活动节点,开启全市“百号联动”模式,各级媒体、文旅平台、企业平台联动宣传,实现了泰安大文旅宣传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展泰安文旅品牌“强音”行动以来,全媒体宣传矩阵共发布稿件、图文、短视频4000余条次,“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下一步,泰安文旅将持续做好“长线”运筹、“短线”突击,集成融媒体迭代宣传效能,聚焦我市文旅“亮点”工作开展宣传推广,全力构建“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网络好评、百姓赞誉”的宣传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强化“文旅泰安”官方政务新媒体集群建设,让“诗和远方”完美结合、文化旅游颜值与内涵齐飞,让泰安文化旅游走进千家万户。创新培养新传播渠道人才,持续挖掘网红景区景点、优秀非遗技艺、特色文创产品。按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工作要求,结合推出的8条精品旅游推荐线路,策划开展全市百大流量打卡地探访暨榜单评选发布活动,联合融媒体、网红及有关线上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城市品牌和景区景点等文旅资源进行联合宣传推介,吸引流量。依靠打造多元热点、强化城市IP,努力推动文旅网红经济快速发展。通过策划举办更多节事活动、做大做强文旅声音、擦亮泰安文旅名片,全方位、多维度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