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陈书来代表:
您提出《关于工业、旅游业肩并肩 像抓工业发展一样抓旅游,共促泰安旅游业跨越新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泰山+”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深入实施“文旅+”业态创新融合,高标准推进泰山文化“两创”,强化市场主体招引培育,全力打造文旅特色名片产业。泰安市获“2022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2023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一、坚持高位推动。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围绕文旅发展新形势,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泰安市文旅融合产业规划》,确定五年行动计划,强化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高规格召开文旅发展大会。6月19日—21日,高规格召开2023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大班子领导,各县市区、功能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宣传部长,分管副县(市、区)长,文旅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重点景区所在地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协会、重点文旅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大会吹响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冲锋号,提出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十六字方针,推动“大力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四个转变,做好“泰山和全域、硬件和软件、文旅各要素、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发展与安全”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泰安文旅再现新辉煌,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奠定坚实基础,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出台奖补政策。围绕产业质量提升、文旅市场开拓、文旅市场消费3大领域,以政府文件出台《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推出10条“真金白银”奖补政策。比如,对新评定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A级旅行社最高奖励200万元;对年度累计向我市输送来泰过夜市外游客1万人次以上的市外旅行社,前10名奖励5万元;对一次性组织市外300人以上来泰过夜的旅行社,根据住宿天数,每次给予1—5万元奖补。
二、文旅深度融合。一是整合资源“串珠成链”。深入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逐步整合优质文旅要素,全力构建以泰山为龙头、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全域共享的发展格局。端午节前推出“发现不一样的泰安”泰山+惠游套票,设计10条线路先行先试,通过套票售出,通过泰山景区带动18家热点景区、旅游区实现游客引流。后期将根据套票售卖情况将交通、住宿、餐饮等业态进行串联。二是推进文旅环境优化提升。市委市政府高规格成立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兰祥同志担任组长,分工市领导担任副组长和“泰山景区、交通出行、公共秩序、市场秩序、餐饮住宿、旅游服务、休闲农业”七个优化提升组的牵头领导。按照全市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梳理涉旅问题4347条,拉出问题清单,起草了《全市旅游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针对牵头整改的10个问题,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在联合有关部门全力开展好文旅市场秩序集中督导检查行动的同时,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旅游环境优化提升。三是推进跨界融合发展。实施“文旅+”行动,形成“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局面。泰山东御道作为泰山第3条徒步登山路、第5条游览路,于“五一”前正式启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1个。3个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产业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精品文旅名镇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级民宿集聚区2个,省级精品旅游十佳乡村旅游典范1个,省级精品民宿十佳品牌1个,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4个,省级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4个,山东省乡村旅游创新企业1家,星级民宿20家。发展文旅夜经济,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大力发展文旅康养,培育省级文旅康养十强县、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各1个。泰山百合园成为全国最大的百合育种和百合文化展示基地。金彩山酒文化园设置了互动体验项目。芝人堂药业被评为“中国灵芝十大品牌”。四是推动项目建设。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奋力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名片产业。引进中信陕旅、鲁商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一批高端项目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增强全域旅游吸引力。4个文旅集群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数量并列全省第一。7个项目入选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产业链思维打造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成为全国新闻出版新坐标。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是山东文旅集团打造的首个乡村振兴项目,带动12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彩山汶水景区按照“农业+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的模式建设,一二三产融合,是省内最大的营地教育基地。白佛山景区,引领周边旅游市场及商业经济实现集群式发展,带动就业1000余人。泰山石敢当文化园以首批国家级非遗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为核心,集文化展示、演艺体验、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于一体,6月18日正式开园。大宋不夜城二三期高标准建设了五大街巷、无动力闯关乐园、森林秘境、水上火锅集市等项目。汉博园以汉文化为主题,以汉风建筑“望岳楼”为核心,成为露营烧烤、篝火狂欢、文艺演出的新去处。方特欢乐世界新上无动力火山攀爬、彩虹滑道、真人CS等体验项目,推出冰雪嘉年华、新青年音乐节等“时令”节目。徂徕山森林温泉康养度假谷在现有基础上,准备建设室外叠泉泡池、儿童水上乐园、无边泳池、国际会议中心、商务酒店等项目。
三、打响文旅品牌。通过举办各类节事活动积势聚气、开拓市场、引客入泰。今年先后举办各类文旅活动5500余场次。作为主场举办了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山东省分会场活动,邓云锋副省长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承办了文旅部主办的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仪式;创新举办2023中国(泰安)文旅融合创新峰会暨第3届“新时代•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活动。此外,聚焦“Z时代”,创新举办首届泰山动漫节、2023首届青年艺术季、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2023泰山·新青年音乐节吸引青年超4万人。同时,全媒体矩阵宣传推介。今年以来央媒报道160余次、省级以上媒体360余次,曝光总量突破2亿次,“首个香港旅行团”和“小戏小剧节”短视频登上抖音热榜第4名和第7名。与泰山娟姐、普陀山小帅等网红主播互动,系列视频总点赞量近百万,阅读量超千万。启动拍摄“山东手造 礼遇泰安”系列短视频,第一期拍摄泰山面塑。高铁环游齐鲁活动,配合发布“泰安文旅带您坐高铁游泰安”系列短视频。策划启动《情定泰山》短视频拍摄,吸引年轻人眼球。聚焦春天,喊游客来打卡,继系列短视频第一期《春漫泰安》之后,推出第二期宣传片《花间语》。
四、提振文旅市场。一是政策激励引导。年初,抢抓市场回暖的契机,整合文旅资金1230万元,统筹安排资金1400万元,联合财政、发改部门推出《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复苏回暖的十条措施》,全力撬动旅游市场复苏。比如,安排500万元,用于奖补景区首道门票减免;安排100万元,用于景区的品质提升;安排100万元,用于加速回暖乡村旅游;安排200万元,加快启动入境游,等等。同时,高效举办第七届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已发放惠民消费券共150万元,截至6月31日,共核销111万元,直接拉动消费524万元。二是精准营销开拓市场。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组织开展系列营销推广活动,巩固提升国内外传统客源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客源市场。2月6日恢复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后,2月21日我市迎来近三年首个入境旅游团队;3月22日成功举办“牵手泰山 感知泰安”2023境外旅行商(泰安)推广周活动,8个国家近30名境外旅行商聚首泰安,对我市主要景区景点进行实地踩线,其与会旅行商层次之高、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创造泰安历史之最。央视国际频道(CCTV-4)《中国新闻》、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网等国家级媒体、意大利通讯社等7家外媒进行了重磅宣传。在推广周影响下,4月23日迎来马来西亚首发入境团。国内方面,成功在北京、冀津、重庆、烟台、聊城等地举办营销会和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