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近年来,肥城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秉承“因地制宜、尊重习惯、生态循环、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坚持“建、管、用”并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从完成治理到资源化利用的新跨越。
强基础、重建设,有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肥城市累计投入4.6亿元,采用6种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辖区586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在尊重村民用水习惯的基础上,肥城市各镇村围绕生态化、资源化的治理目标,探索出符合肥城实际的治理模式。安临站镇利用本土企业生产水质净化材料的优势,积极研究低成本、易维护、效果好的治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实现应治尽治。落实资金保障,肥城市按照整县推进的要求,将586个治理任务分批次编制治理方案,上报国家项目库,统筹国家治理资金、政府专项债券、乡村振兴专款等各类资金渠道,累计争取到位资金1.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904万元、省级资金143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8000万元,缓解镇村资金压力。
控源头、抓利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坚持源头减量,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肥城市利用简易处理资源化利用模式,让污水经治理系统处理后可就地用于庭院保洁、绿化浇灌等;通过集中拉运资源化利用模式,使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防渗沟渠等收集后接入沉淀池,污水经厌氧预处理和沉淀处理后达到农灌标准,先期用于林地、绿化灌溉,为周边果园、林地、绿化苗木灌溉带来稳定水源,取得“污水净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的良好成效,运维费用较之前降低5至8倍。
优管理、促长效,不断巩固治水工作成效。为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肥城市成立工作专班,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明确市生态环境局肥城分局、农业农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明晰责任,分工负责,牵头落实各项任务,并将工作落实情况列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督查落实。在智慧监管水平上持续提升,肥城市实行远程监控,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增加采集、控制、远传等设备,对污水处理站运行、停止、故障等实行在线实时监控,实现了关键设备自动化控制,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市、镇、村”三级网格巡查制度,市级实行分季节、分时段、分节点的定期监测、督查制度;镇级实行对污水接入、管网衔接、安全防护等相关工作的定期检查;村级将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禁止乱排、乱倒污水,在村民中达成了共识,实现了自治,构建起了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明确、齐抓共管的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