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政协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推进我市中医药产学研医一体融合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86号)
发布日期:2024-06-28 17:07 浏览次数:

民盟泰安市委会:

第186号提案《关于推进我市中医药产学研医一体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论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锚定“种”、攻坚“链”、加速“融”,聚力实施好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泰安市中医药产业“新高地”。

一、集成推广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研究表明,86%的药用植物的自然生境为林缘林下、路旁、山坡地、荒地或沙地等。应加快梳理、集成不同药材林下种植、林间套作、野生抚育、拟境栽培等生态栽培模式,制定生态种植技术规范。加快筛选适合生态种植的药材新品种,研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药材品质提升、机械化种植加工、低碳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及配套农机和投入品。聚焦大宗药材和道地产区,协同推进生态种植与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加快创建创新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进生态种植。探索集中药资源赏析、康复疗养、生态观光、中医药养生等于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品种40余个,重点打造泰山黄精、新泰百合、东平芡实等多个中药材规模化种(养)植基地,依托东平湖特有的气候及自然资源条件,积极打造 “林+中草药”种植模式。

二、切实强化骨干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山东芝人堂药业有限公司获批建设“泰安市泰山灵芝培育及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建设“泰安市黄精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青莲菊业有限公司获批建设“泰安市青莲菊高植化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中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泰安市永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道地药材泰山灵芝高值化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获2022年省乡村振兴提振行动计划项目200万元资金支持;“泰山赤灵芝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赤灵芝‘扶正固本’关键组分的生物合成调控及其产业化研究”等项目获得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80万元资金支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桔梗新品系选育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等9项科技成果获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三、不断探索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路径。全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核心引领、功能集聚、融合发展,统筹空间区域布局,着力构建“双核四基地多节点”总体空间发展布局。一是探索规范化中药材种植体系,建设种子种苗基地,规范中药材种植,重点培育黄精、百合、菊花、丹参、芡实等地产名中药材品种,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发展一个“拳头”中药材品种,着力搭建“一县一品”发展格局,东平县钱乙中医药文化园丹参生态种植基地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创建单位。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发展中药材产地深加工,加快中药保健品研发,扩大市场范围,促进中药延伸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其中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装高端康养食品5条生产线、100 余套智能化加工设备,自主研发出5大类80多款精深加工产品,实现了包括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特医特膳在内的“五品布局”,泰山黄精丝系列产品高端市场占有率达98%以上,独立研发全国首台黄精自动化精深加工制备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构建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培育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创新开展中医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星级评定工作,泰山医养中心入选“山东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岱岳区、泰山区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2个片区分别创建为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和试点区。

感谢民盟泰安市委会对我市中医药产业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以实施《泰安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为抓手,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全力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全力打造林药产业发展亮点。鼓励企业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深入挖掘林业和泰山中医药资源潜力,提升林业和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探索森林康养及中医药养生产业整合、交流合作,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泰尚黄精、无恙堂、芝人堂、泰山百合、新泰良心谷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盘活优质林下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康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研学线路,将泰山优质道地药材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基地建设优势,依托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将发展泰山道地中药材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研学有机结合,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加快形成“林药文养旅研”的发展格局,为我市生态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全力做大做优中医药工业。进一步聚焦特色产业,协助中医药企业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传统优势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销售,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传统产业发展活力,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医药企业与高校及科研基地增强合作关系,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培养,为提高科技创新和能力提供坚实基础。鼓励相关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重点开发泰山道地药材精深加工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开发药膳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延伸性产品,助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融合的中医药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三是全力培植泰山中药材品牌。按照“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培育,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试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健全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加大紫草、灵芝、黄精等特有野生药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力度,开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以黄精、灵芝、丹参、芡实四个主导品种及菊花、百合、金银花、玫瑰等大宗品种为重点,聚力打造多个万亩以上示范带动、连片集约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带。充分发挥“泰山四大名药”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经营理念,利用泰山道地中药材的知名度,探索具有泰安特色的“中药材区域品牌+单品类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中药材品牌体系,聚力做大做强泰山中药材品牌。

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19日

联系科室: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规划与产业科

联系电话:0538-6991692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