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泰安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中医药工作的关心支持。现结合市卫生健康委职责,对“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关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把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系统谋划布局,强力推进落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分管副市长的具体指导下,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精心筹划安排,周密组织实施,出台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1+3”实施方案,细化明确24条推进措施,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强化现场巡回指导,实施中医药全域发展攻坚行动,加快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公立中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全面推广“五个全科化”诊疗模式,做优做强中医优势专科,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全市中医药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做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中医药工作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的具体举措,是落实全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行动,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委坚持中医强基层、基层强中医,以促进中医药全域发展为纲领,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基层工作任务为重点,以深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主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公平性。2022年9月,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发改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上下各级共同努力,深入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中医药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基础明显夯实、服务阵地不断筑牢,基层中医药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健康需求。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强化基层中医药监督管理
我委高度重视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服务监督执法工作,加强对中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化机构行业自律,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减少依法执业风险和隐患,促进中医药服务机构规范化发展。一是开展泰安市卫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中医诊所及中医养生机构专项整治活动。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专项整治内容、整治重点,对辖区内中医诊所依法执业情况和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范围、诊疗行为、公示情况等重点内容进行集中统一监督检查。在各县市区组织自查的基础上,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局组织对各县(市、区)中医诊所及19家市直及省驻泰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中医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校验或备案情况、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医疗卫生人员执业行为、中医医疗技术规范、中药药事管理等情况,下达监督意见书19份。二是全市卫生监督执法机构通过12345投诉、社会举报、检查中发现等多种渠道获取线索,严厉打击以“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健康咨询”为名或假借“中医中药”名义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整顿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2023年以来共查处14件违法事实案件,罚款金额12.7万元。三是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发挥部门专业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共享执业药师注册、变更信息及违法违规相关情况。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医保局等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药品质量和中医药服务安全专项检查,积极开展综合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诈骗医疗、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规范医疗秩序,净化医疗行业环境,守护中医诊疗质量安全底线,有力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四是扎实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发挥正向引导作用。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扎实开展“百人百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四送四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送健康进机关,送知识进学校,送文化进社区,送技术进乡村等主题,通过讲座、义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和健康养生知识,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2023年全市累计开展中医药义诊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1066场次,惠及群众14万余人,2024年1-5月份已开展活动416次,超过3万名群众受益。
(二)关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一是扎实做好中医药城乡对口帮扶工作。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扎实做好中医药城乡对口帮扶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驻点帮扶、巡回医疗、带教培训、合作管理等方式,充分利用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泰安市中医医院2023年选派13人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工作,派驻14名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参与基层服务一线工作,包括泰安市中医二院在内的5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共派出51人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结对帮扶,县级中医院两年来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进修人员179人次,开展巡回医疗指导78次、技术培训97余场次,通过开展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获得便利、有效的医疗服务,有力促进了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二是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依托市县中医医院或县级综合医院组建1家市级和6家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立健全全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116场次,培训9766余人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全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87.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6.5%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94.4%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三是积极开展“万名医护进乡村”活动,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2024年4月,全市选派500余名优秀医务人员奔赴基层,其中包括96名中医药医务人员,主要方式是三级中医医院帮扶二级中医医院、二级中医医院帮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聚焦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坐诊、义诊、巡诊和健康宣教等形式多样的驻点帮扶工作,建立健全以城带县、以县带乡、以乡带村的梯次帮扶机制,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便捷、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和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诊疗人次,由2019年221.8万人次提升到2023年的264.7万人次,增长19.3%;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和助理医师由2019年1021人增长到2023年1410人,增长幅度为38.1%;全市省市级基层名中医由2019年51人增加到2023年82人,增长幅度为60.7%。
(三)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政策支持
一是为进一步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任务,2024年4月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印发《泰安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配套实施一批市级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推动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更加明显进展。二是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康养行动和“物业融网·红暖万家”提质扩面居家老年人医疗服务工作,全市各中医医院通过医联体、互联网等手段将中医药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结合实际为高龄、失能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中医药医疗服务。全市6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均开设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失智、失能等老年疾病积极开展中医康复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中医药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全市6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均与辖区养老机构签订共建关系协议书,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派专家定期到养老机构进行巡诊、坐诊,全市各中医医院2023年以来与养老机构联合开展义诊活动共计20余次,深入各社区组织开展老年健康科普宣传和义诊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受益群众27000余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养老服务提供绿色保障。三是积极开展中医药信息化服务,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依托互联网医院提供图文咨询、视频咨询、线上复诊、护理上门服务等服务,专家按照排班每日在互联网门诊接诊患者,号源每日更新。畅通线上预约渠道、服务热线,全市6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均已完善电话、网络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医院公众号、泰安健康均提供线上预约挂号服务,发挥中医药老专家优势,专门开设中医药名医专家诊室,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监督管理
我委将继续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扎实做好辖区内中医药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的监管职责,做好依法依规执业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挥舆论监督、宣传科普作用,对不法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和揭露,并对群众进行科普宣传,提升大众科学认知水平和维权意识,形成社会联动的高压态势,净化医疗环境,保证群众就医安全。
(二)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持续加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等级评审为抓手,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推进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提质扩容,同质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中医药科室,采取驻点帮扶、巡回医疗、合作管理等方式,扎实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注重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切实提升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突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配置和岗位标准,优化基层中医药人才招聘、使用机制,吸引中医药人才服务基层。持续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通过中医药继续教育、师承教育、进修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流动途径,探索实施“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岗位吸引力,引导中医药人才向基层流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泰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0日
联系科室:市卫生健康委中西医结合指导科
联系电话:0538-69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