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企业项目精准化服务”相关情况,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规划科、项目建设科相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实现项目快速落地建设,今年以来,围绕“企业项目精准化服务”这个目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从需求精准掌握、政策精准推送、服务精准到位3个方面重点发力,制定了“企业项目精准化服务”的9条措施。
大力推进企业项目“高效办成一件事”。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选取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10项高频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达到市县两级办理标准、申报材料、办理流程统一;选取企业关注的“企业开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项目开工”“验登合一”等高频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事项重组、材料去重,分批次推进“一件事”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深化审批模式创新提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拓展租赁土地工业项目办理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审批模式;创新推行工业厂房建设与投资项目审批“双链推进”改革,政府部门按经营主体需求量身预建厂房,经营主体同步办理投资项目立项、能评等审批手续,协同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信易批”审批模式,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强化项目服务“数据赋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迭代升级工改系统3.0,实现申报初期生成审批流程图及全流程事项清单,“菜单式”选择并联审批事项,全面提升项目审批信息化便利度和可预期水平;推进设计方案联审、施工图联审、联合验收等全流程无纸化报建;加强电子签章、电子材料、电子档案等应用,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实时归集。
积极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进园区”活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力推广审批分局模式,将审批服务向投资活跃度高、业务办理需求大的园区前移,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根据全市各类产业园区的定位、产业类型和服务需求等,精准制定不同园区服务事项清单,个性化印制园区企业服务手册,每季度开展“服务进园区”活动,联合各要素保障部门、产业链,提供延链、补链、强链指导及项目报建咨询、问题化解等服务。
持续创优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点项目纳入“绿卡”服务范围,建立健全“绿卡”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定期向专班成员单位推送在库“绿卡”项目信息,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统筹土地、能耗、产能、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向“绿卡”项目倾斜,推动各大银行不断优化对“绿卡”项目的金融服务,为“绿卡”制度赋予新动能。
畅通惠企政策“直通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线下加强与各类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的常态化沟通,及时掌握“四上”企业的审批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政策辅导会、“亲清会客日”等活动,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线上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公众号、“泰企通”等,对惠企政策进行多平台推送,同时,通过开启政务服务直播、建立政企微信群等方式,让惠企政策直通企业,提高政策知晓率。
严格落实企业诉求“2115”接诉即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情企意工作室等渠道多元化收集企业诉求;发挥市、县、乡、村一体化优势,构建2小时问题解决圈,建立健全“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的闭环机制。
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打响“杨晓工作室”品牌,通过进招商会、进展览会、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健全与企业项目常态化沟通交流服务机制,组建以分工领导为队长的“企业服务专员”小分队,利用“一线工作法”,直奔项目现场,帮助协调解决手续办理问题;发挥市、县、乡、村四级帮代办工作人员联动优势,紧盯项目推进进展、做好项目后续服务。
典范带动服务全面提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每年精选20个优秀服务案例,及时对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固化提升,争取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持续打响我市“登高望远、选择泰安”便商、育商、护商、安商品牌。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更加精准化、细致化的服务,助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