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事项十四
推进财税体制、预算绩效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一业一证”“三减一并”,推行“无感审批”,争创“无证明城市”,推进“一件事”主题式集成服务,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任务名称 责任部门 工作进展和成效 下步落实举措 完成时间
推进财税体制、预算绩效管理、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投融资体制等改革 市财政局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一是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2022年起,将办公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等整合纳入在职人员日常公用经费定额,由部门(单位)统筹支出,节约资金由部门自主使用。经初步测算,市直部门(单位)日常公用经费预算较调整前下降10.4%。二是稳步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已形成初稿。三是坚决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联合税务、人行等部门,全力支持退税工作。特别是加大对上争取,截至目前我市共获得中央四批专项转移支付25.4亿元,有效保障了退税资金需求。
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一是完成对2021年度部门单位绩效自评抽查及复核。二是完成对2022年度部分重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抽查复审。三是完成对市直2021年度19个项目、11个部门整体支出和2个县级政府财政运行的绩效评价。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编制并出台《泰安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出台了对市直部门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细则;出台了《泰安市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方面:一是管理队伍进一步增强。挂牌成立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国有金融资本基础管理工作。二是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结合我市实际,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重大事项管理、经营绩效考核、工资薪酬、党建等12项制度文件,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三是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规范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程序,拟定国有金融资本重大事项管理规定,确保企业重大事项科学决策,出资人履行职责合法合规。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制定《泰安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方案》,分类施策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研究制定《泰安市融资平台公司风险防控化解方案》,建立健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财税体制改革方面:一是结合国务院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和省统一部署,进一步调整理顺市以下政府间收入划分关系,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二是继续分领域扎实推进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高质量发展积极性。
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一是开展四个项目的成本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二是及时调度督促市直部门单位和县市区高质量完成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三是严格按照《泰安市“预算绩效管理创新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和考核指标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创新性工作,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效。四是督促各县市区积极行动,按照省财政厅工作要求,确保年底全市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五是开展2022年度市直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和拟列入2023年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方面:一是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对拟出台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文件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尽快印发实施,不断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机制;二是进一步开展学习调研,借鉴先进地区管理经验,提升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水平;三是通过加强调度分析、财务监管、业绩考核、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国有金融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突出抓好融资平台转型各项制度落实,按季度调度各融资平台公司及国有企业相关情况,全面排查摸清融资平台债务底数及资产情况,指导制定债务风险处置预案、坚决防范各类风险。
12月底
深化“一业一证”“三减一并”,推行“无感审批”,推进“一件事”主题式集成服务,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1.在省级50项改革事项的基础上,将共享自习室等10个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纳入改革行业扩展至60个。牵头起草省《“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工作指引》,成为全省“办事标准”。
2.持续深入推进“三减一并”改革,出台《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报建审批优化服务实施细则》《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优化服务实施细则》等。
3.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推出“我要开公司”“我要开药店”等100个主题式“套餐”服务,其中30个在省“一网通办”总门户上线,居全省第5位。
4.积极配合省政策标准化梳理工作,对本单位涉企政策精细梳理,为我局“免申即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市工业推进办牵头建设的“泰企通”政策服务平台专门开设了“免申即享”模块,我局主动对接,加强与牵头部门间沟通,确保我局市场准入、项目建设等领域符合“免申即享”条件的政策尽快上线运行。
1.持续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加大宣传、推广、培训力度,实现《行业综合许可证》发放增量扩面。
2.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对标对表全国先进经验,进一步实现时限再压缩、材料再精减、办事再便捷。强化成果落实,加强应用和落实,确保企业群众享受便利化办事体验。
3.进一步扩展“一件事”主题场景,不断提升“一件事”办理便利。
4.持续督促我局“免申即享”政策平稳落地,同时全力配合“泰企通”政策服务平台“免申即享”模块建设。
12月底
争创“无证明城市” 市大数据中心 1、今年4月26日,印发《泰安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实施深化数据赋能 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的通知》,并按照省《实施方案》要求,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2、对电子证照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上线电子证明功能,针对无业务系统承载的证照材料归集工作,上线可信核验功能。目前泰安“双证”平台已建立市级账户185个,区县账户757个。
3、双证平台制发电子证照证明296类,制成电子证照数据507万条。其中,省定50类常用电子证照证明中10类由市级制发的已全部完成,196类数据质量高、汇聚范围广的证照证明已实现共享应用。
4、8月5日,召开了全市"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成立“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开展“无证明大厅”创建活动。 8月12日,印发《关于开展“无证明大厅”创建活动的通知》,实行《证明事项负面清单》《零证明事项清单》制度。试点推动社会化领域应用。以入选省级第一批试点的三个服务场景燃气报装“免证办”、供暖报装“免证办”,刷脸零证”办电市级已实现,县市区正在同步推进中。积极推动用证事项清单发布工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第一批)市级事项848项,县级事项2917项。目前各级各部门正在主动引导企业群众使用电子证照证明。
1、加快电子证照归集。为了丰富电子证照库的内容,全力支撑无证明城市建设,针对省级下发的清单内700多个电子证照目录清单,以数字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电子证照证明领取任务的通知》,已梳理省级国家级制发209类,市县两级制发216类,14个部门的300多类正在确认中。
2、推进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加快市、县两级“无证明大厅”创建。采取倒逼机制,对各窗口“用证”事项实施负面清单管理,12月底前70%以上的窗口实现无证明服务。3、拓展电子证照证明社会化应用场景范围。持续加快9个省、市试点场景在全市推广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在法律公证、交通出行、人员招聘等领域的应用。
12月底
争创“无证明城市”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发布泰安市电子证照证明用证事项清单第一批共3765个事项,涉及证照52个,开展无证明窗口创建,共挂牌72个窗口,打造了2个无证明专区。 进一步梳理用证事项,增加挂牌窗口和专区数量,打造高频事项无证明场景,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 12月底
争创“无证明城市” 市司法局 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证明事项予以保留;部委规章、省政府规章设定的证明事项按照上级清理情况按层级认领;市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的清理标准,组织市级各具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单位)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以及“无证明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印发《关于做好市级证明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和补充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的立改废情况和实施的政务服务事项变更情况,全面梳理政务服务各类事项办理条件,以实现“无证明”办事为目标,及时对本部门(单位)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经审核梳理,形成了包含536项保留证明事项的市级证明事项清单(2022年版),提供给“无证明城市”建设牵头部门作为推进下一步工作的基础资料。 积极配合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局等部门,按照专班部署要求,做好专班集中办公、日常工作及各项任务的调度督导、考核评价等有关工作;牵头抓好证明事项清理、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无证明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合法性审查等工作。 12月底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加强我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管理,科学调控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年初拟定了我市市本级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今年以来全市供应土地421宗,面积共计29354亩。其中划拨土地面积22767亩;出让土地面积6587亩,成交价款70.37亿元。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功能,优化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落实好增存挂钩机制。 12月底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市发展改革委 按照省部署,组织企业参与购买省收储指标。为省重大生产力布局新旧动能转换泰安特种建筑用钢项目争取到位省级收储煤炭指标45万吨。 按照全省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充分发挥省级收储指标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2月底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市生态环境局 通过调研外地开展情况,认真学习《山东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积极探索建立我市排污权交易制度。 将根据国家、省的相关规定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确定试点行业、试点范围,会同财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畅通市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向优质项目流动的制度化渠道。 12月底
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 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 1.高度重视,精心筹备。按照承担的任务要求,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下发通知并督促项目提报。实事项目提报范围主要涉及市委有关部门、市政府组成部门(含部分直属事业单位)、部分群众团体及省属以上驻泰有关单位等64部门(单位),第二、三季度分别提报实事项目69个、58个。
2.逐项对接,归类筛选。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提报的实事项目,按照“贴近企业、内容具体、限时完成、确保成效”原则,逐一分析、逐项对接,及时反馈至各部门(单位)修改完善,并征求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意见建议,共确定2022年第二季度实事项目30个、第三季度实事项目28个。
3.公开发布,跟踪调度。对确定的实事项目清单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审阅,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电视台进行了集中发布。同时,建立常态化督导调度机制,对确定的实事项目进展及完成情况进行督导,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报告,并于8月中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公布,确保实事项目落地落实、惠企见效。
下一步,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持续实行清单化管理,强化台账调度,定期督导通报,对于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未按期完成任务的部门(单位),采取下达督办单、现场督促等方式,确保项目按要求落实到位。 12月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