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词法方面
(1)代词
①人称代词
普通话复数表示法是在单数之后加“们”构成,泰安话有一套与普通话相同,有一套说法是在单一人称后加“这伙”。比如,泰安话中有“俺、俺家伙,咱、咱这伙,你们、你家伙,他们、他这伙”;普通话与其对应的是“我们,咱们、你们,他们”。而普通话的“您nin”,泰安人普遍用它作第二人称复数,读作nēn,如:“您这伙人真好!”
②指示代词
泰安人近指远指用“这”、“那”,和普通话相差不多。如,这孩子,那孩子;这窝儿(这里),那窝儿(那里);这户儿的,这样的。“今天他怎么没来?一他赶上这一方儿(far)了。”“这一方儿”比较特殊,是指流行病。普通话中的“这里,那里”,泰安话还说“这窝儿里,那窝儿里,这窝儿间,那窝间;这班儿、那班儿;这合儿,那合儿”。普通话说“这东西,好东西”,泰安话说“这荒荒子、那荒荒子,这买儿卖儿、那买儿卖儿”。
③疑问代词
泰安话中的“么儿,么个的”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泰安话中的“怎zēng么着、怎zéng么样儿”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怎么、怎么样”;而普通话中的“哪里、什么时候”,泰安话则说“哪窝儿里、哪班儿,哪合儿、多咱”。
(2)形容词的生动式
泰安话与普通话表示颜色、味道等方面的词有相同的有不同的,相同的如红红的、香喷喷的、黑不溜秋的等。不同但对应的词语,如泰安话中的“煞白、黢qū黑、焦黄、楞甜、些辣、滚热、翻滚热”和普通话中的“很白、太白,很黑、太黑,很黄、太黄,很甜、太甜,很辣、太辣,很热、热得很厉害”对应。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前面再加修饰语,表示形容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如:冰凉凉、黢黑黑、楞甜甜、焦黄黄、滚热热、乔冷冷。也可说成“冰凉冰凉”的,“黢黑黢黑”的。还有带“老”、“挺”、“精”、“大”等前级的,表情貌,如:老远远、老胖胖、挺矮矮、挺窄窄、精细细、楞宽宽等。还有“大厚厚、精簿簿儿”、“大长长、精短短”、“大胖胖、精瘦瘦”等都是可以对应着来说的。
(3)量词
泰安话中的量词与普通话差不多,量词“个”的使用率太高,普通话说“一只鸡、一条鱼、一头牛、一匹马、一把椅子、一支歌”等,其中的量词,泰安人都可以给换上“个”。
泰安话中使用的物量词与普通话对应的,如“一骨鱼木头---一节木头”、“一伙子人”----“一帮人”、“一溜子货---一样的货”、“一个贼样儿---一个坏样儿”等。动量词,泰安人说“一盼子、一气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会儿”、“一旮旯儿、一末子”,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转子)一圈儿,(去了)一大会儿”。
(4)副词
泰安话中的副词与普通话有相同的一部分,也有不同的一部分。这不同的一部分大都能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词语。如泰安话中的“血xié 得、楞赛、乔难受、刚囗啰嗦、稀酸、忒(tui)好、齁(hóu)辣、溜酸、厢快、光浑、精细、享辣、崩直”等等,这些程序副词“血、楞、乔、刚、稀、忒、齁、溜、厢、光、精、享、崩”,都有“很”“非常”、“挺”、“太”的意思。
泰安人说不得话中还用到一些副词,也可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的例词。如:
①他打先还在这儿。
②你看,他又旦走了。
③小学丘起碰破了点皮儿。
④真不巧,他将(jiang)走。
⑤哟,小麦到好熟了。
⑥他可是不大来。
⑦他轻自不过来。
⑧菜沾咸了点儿。
⑨这喷是时候,快去吧!
⑩他瞎有本事。
例句中前9个加点儿的词,在普通话中可用“刚才、已经、稍微、刚刚、快要、不常、经常、稍稍正”来对应。至于用在第10例句中的“瞎”字,还有“瞎忙活”、“瞎操心”等等,表示虽然这样,但得不到好结果,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副词“白”,有“毫无效果、”“徒然”的意思。
副词的位置,泰安话与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只有表程序的“极”、“很”用在形容词之后。泰安话副词则用在名词前、动词后。如:知不道;刚头疼了;乔手冷;你吃吧,还?才来吗?将?起来吃饭啦,都。你走吧,紧么linr的!用在“走”后的“紧么linr的”是“赶快”的意思。
(5)助词
泰安方言中的助词跟普通话基本相同,仅是表时态和表语气的“了”,在泰安话中以“唠”和“咧”代替。还有一个“着”,念zhi,一个“拉”相当于“的”。 例如:
①吃唠饭唠么?
②吃咧!
③怎么着你来?
④我拉娘人家。
⑤我拉小祖宗。
新泰市一些地方把普通话的“吗”说成“曼(man),“了”说成“咧”,“吧”说成“呗(bai);宁阳把普通话结构助词“的”、“地”、“得”都说成了“哩”。
(6)语气词
①呢(ne),泰安话读ni,如:干什么呢?
②来(lai),泰安话读lai,如:你干么来?他喷(pèn)吃饭来。电影还没演来。这衣裳怪好来。这些句中的“来”,普通话一般都用“呢ne”。
③可(ke),泰安话有he音,也有kai音,如:等明儿(mianr)可(he)!普通话说“等明天吧!”吃了饭可(kai)!普通话说“吃了饭再去吧!”我完不成可(he),你来帮忙。普通话说:“我完不成的时候,你来帮忙。”
泰安方言中,表示疑问语气有时用语气词,有时也不用,但语调上扬,末音节发音时音较长。如:这个好?普通话是说“ 这个好吗?”你没去(qi)?普通话是说“你没去吗?”那是你姐姐?普通话是说“那是你姐姐吗?”
2、句法方面
(1)补语
①可能补语
普通话一般是在动词后用“得”和“不得”来表示可能或不或能,而泰安话则不然。
A、肯定式:泰安话与普通话都常在动词前加愿动词表示肯定。如:能搬动、能看见、能写。
普通话表示肯定还这样说:“看得见、说得清、拿得动”;而泰安话则说:“看见唠、说清唠、拿动唠”。
B、否定式:泰安话与普通话表否定都可说:“上不去、说不清”而普通话说:“吃不得、去不得”,泰安话则说:“不能吃、不能去”。
C、疑问式
普通话说“写得完写不完?写得完吗?”泰安话则说“写完唠吧?”普通话“接得上接不上?接得上吗?”泰安话则说“接上唠吧?”泰安话还有“看清唠吧?拿动唠吧?解开唠吧……”这些说法都与普通话不同。
②处所补语
普通话处所补语是在动词谓语之后接介词“在”、“到”等组成的介宾短语,泰安话与之不同的是省略介词,动工词直接与后面的方位短语结合,或在动词后加一个“撂(liao)”字表示。
普通话说:掉在地上了。放到窗台上吧!泰安话则说:掉撂地上了;掉地上了。放撂窗台上吧!放窗台上吧!
③程度补语
普通话和泰安话都可用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做程度补语。普通话用副词“很”、“极”做程度补语,泰安话是没有的。普通话“热得很、红得很、好得很、黑极了、有本事得很”,泰安话是说“乔热、楞红、忒好了、忒累了、楞有本事”。
④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泰安话与普通话差别不大,如:下开雨了;出开了汗了。泰安话说:赶下他去,喊出他来,竖起牌子来。普通话则说:赶他下去,把他喊出来,牌子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泰安话中的代词、名词大都是兼语或动作的承受者。
(2)把字句
泰安话与普通话中的“把字句”的用法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如下:
①带有趋向动词补语或处所补语的动词谓语句,普通话常用“把字句”,泰安话却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将“把”字去掉,将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后。
普通话:把他关在屋里。把他赶下去。
泰安话:关他屋里。赶他下去。
第二,将“把”字去掉,将代词宾语放在合成趋向动词之间。
普通话:把他喊出来。把他推到地上。
泰安话:喊出他来。推到他地上。
第三,将“把”字去掉,将名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后。
普通话:把书包拿到教室里去。
泰安话:拿书包教室里去。
②普通话“把字句”中的否定词、能愿动词放在“把”字之前,而泰安话丢掉“把”字,同时将名词放在动词之后。
普通话:我没把衣服弄脏。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泰安话:我没弄脏衣服。我能做好这件事。
(3)比较句
当两种事物比较,结果同样或差不多时,普通话和泰安话的表达形式有差别。
普通话:我跟你同样高。我跟你差不多高。
泰安话:我和你般高。我和你高里差不离儿。
普通话:他比你高。这个不比那个好吃。
泰安话:他伴你高。这个不伴那个好吃。
普通话:一天比一天热。一天比一天好。
泰安话:一天热起一天。一天好起一天。
普通话:论手艺他不比你差。这个不比那个强。
泰安话:论手艺他差不起你。这个强不起那个。
(4)否定句用疑问句的形式
否定句用疑问的形式,在泰安方言中是很有趣的现象,比如说:这个事儿你知道啵?---我知道?实际上按普通话说法是:我不知道。
象这样的句子很多。例如:
泰安话:这事儿你说过---我说过?---我没说。这事儿你明白。----我明白?----我不明白。这话你说得不对。----我不对?----我说得对!
(5)反复问句
并列一项内容的正反两个方面让人回答的句子是反复问句。泰安话除了具有普通话的表达形式(A不A,A没A)外,还有以下几种表达形式。
①“A吧”、“AB吧”、“A不”、“B不”。
普通话说:你去不去?
泰安话说:你去吧?你还去吧?你去不去?你还去不?
普通话说:他能来不能来?
泰安话说:他能来吧?他还能来不?
普通话说:你吃没吃?他来过没来过?
泰安话说:他吃来吧?他来过吧?
②“A没AB”、“A不AB”
普通话说:你学习没学习?你去过没去过?
泰安话说:你学没学习?你去没去过?
普通话说:你打球不打球?今天开会不开会?
泰安话说:你打不打球?今天开不开会?
③“AB溜(唠)吧”
普通话说:你做完没做完?吃饭没吃饭?
泰安话说:你做完溜(唠)吧?吃饭溜(唠)吧?
④“是……,还是怎(zeng)着(zhi)
普通话说:你是不是把花盆搬走了?你是不是想看电视?
泰安话说;你是把花盆搬走了还是怎着?你是想看电视还是怎着?
(6)复句和关联词语
泰安话与普通话在复句和关联词语方面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关联词语不同。
①并列关系
泰安话:咱们随吃饭随说话。咱一马吃饭一马啦。
普通话:咱们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泰安话:他又想买好的,又不想多花钱。
普通话:他既想买好的,又不想多花钱。
②递进关系
普通话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泰安话多用“不光……还……”。
泰安话:不光叫他说,还得叫他说清楚。
普通话:不但叫他说,而且必须叫他说清楚。
泰安话:今天不光下雨还刮风。
普通话:今天不但下雨而且刮风。
③选择关系
泰安话要表示任选关系常用“要不……要不……”、“不就……不就……”、“要不就……要不就……”,把“就”有时说成“dòu”。
泰安话:要不你去,要不他去。不就你去,不就他去。要不就你去,要不就他去。挡不住你去,挡不住他去。
普通话:或者(要么,也许)他去,或者(要么,也许)他去。
泰安话:你去?还是他去?
普通话:是你去?还是他去?
④取舍关系
泰安话:哪怕我去,也不能让你去。就是我去,也不让你去,让我去,也不能让你去。麻发儿我去,也不能叫你去。
普通话:宁可(肯)我去,也不能让你去。
泰安话:要是你唱,还不如我唱。
普通话:与其你唱,不如我唱
⑤条件关系
泰安话:除唠天下雨,我才不去。
普通话:除非天下雨,我才不会去。
⑥假设关系
泰安话:要不他扶着我,我就跌倒那里了。
普通话:如果不是他扶着我,我就跌在那儿了。
泰安话:要是雨来了,就走不迭了。一赶雨来了,就走不迭了。
普通话:如果雨来了,就走不及了。
⑦因果关系
泰安话:自凡给人家了,就不能再要了。一就里给人家了,就不好再要了。
普通话:既然给了人家,就不能再要了。
泰安话:来一合子,多住两天再走。买一合子,怎么不买个好的。 俺来一合子了,卖给俺一个吧。
普通话:来一趟不容易,多住几天再走。买一个不容易,怎么不买个好的。我来好长时间了,卖给我一个吧。
泰安话:他不怎zéng着zhi不好好干啊,干了也没好。
普通话:他之所以不好好干,是因为干了也落好,他怪不得不好好干,干了也落好。
⑧“把”、“打”、“从“组成的介宾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相当于普通中的“从”、“在”。
泰安话:你把哪里走?你打哪里走?
普通话:你从哪里走?
泰安话:我从齐鲁大厦工作。
普通话:我在齐鲁大厦工作。
(7)句式
泰安话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句试,主要有主谓倒装,副词、时间名词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
①主谓倒装
A快走啊,你!
B我拉娘人家,忒好了,这!
C滚瓜流油的,脊梁。
D忒胡闹了他。
E看好吧爷们儿!
F寻思么眯缝着眼儿?
②副词、时间名词后置
A热了今天又,
B干么去了又。
C才来吗将?
D不是这一个也。
E我干么先。
F去他娘的怎么着吧,豁上了反正。
G干么去现在?
H胡罗罗么今儿门儿。
③介词短语后置
A翻翻(叨唠甚至吵起嘴来)么,和他。
B有么说的,和你。
C气门儿嘿儿的做么,跟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