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掌故系列之二】英勇石敢当驱邪保四方
发布日期:2011-03-23 09:05 浏览次数:

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

  在泰山脚下,家家户户的民宅屋墙上都镶嵌着一尊“保护神”,那就是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在泰安地区随处可见,来泰山观光的游客回家时也不忘请一尊泰山石敢当。现在,用于镇宅、辟邪、保平安的“保护神”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信仰,用石刻和神话继续传承着他的强大守护力量。

  地下挖出石婆婆石将军
  走进七圣堂,两尊造像立在路道左侧,两个石刻显示的是一男一女。这两个造像就是石婆婆和石将军,是2008年他修庙时从地下挖出来的。其实这两块造像一直都在村子里,后来修庙时,怕被破坏了,就把它们拉到庙里放置。在村里,有村民家里的孩子身体不好时就认石婆婆为干娘,每逢节日,村民都会过来祭拜。
  在泰山区杨家庄七圣堂发现的石将军和石婆婆造像,应该是最独特的石敢当造像。石婆婆的造像是目前泰安发现的唯一一方女性石敢当造像。
  在村南的一个六角亭中,有另外一尊石敢当造像。造像高约1.4米、宽65厘米、厚20-30厘米,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今年92岁的村民范正海从记事儿开始就知道石像一直放在羊楼街路北的一个坑里。2007年村民出资给这个石像建了一个亭子,保护起来。都叫他石人老爷,自从把石人老爷放在这里,这条羊楼街就没出过大事。这处石敢当的造像雕刻于明代,身材威武、面容略瘦,是一尊高大的武士形象。应是泰山石敢当的变异,而且是目前泰安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处石敢当造像。
  在邱家店镇中旧县发现的石敢当,应该是目前泰安发现的最大的石敢当造像。泰山区文物普查队专家们来到邱家店中旧县发现这个石像,估计有好几吨重,高2.2米、宽1.4米、厚度20-30厘米。此处的石敢当造像头戴铁盔,身披甲胄,足蹬战靴,威武雄壮,怒目前视,一身凛然正气。
  在泰安地区有很多关于石敢当的造像。这些造像分布在各个村庄,主要受当地村民的祭拜,庇佑着一方水土。

  信仰融合产生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帮助人们避免灾祸危险以及神怪鬼祟,克服各种困惑与恐惧。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人们普遍认为石头具有独特的灵性和神力,这便是灵石崇拜。“石敢当”三字中有“石”字,即石敢当刻于石上,具有避邪厌殃的作用。在明末清初,民间东岳崇拜进入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石敢当信仰进一步与泰山信仰相结合,逐渐与泰山石崇拜融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将“石敢当”前加上“泰山”二字,成为“泰山石敢当”。
  在省庄镇前省庄村,家家户户的墙根处都镶嵌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头。

  一身本领保平安多种版本传海外
  谈起石敢当的传说,有多个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就是民间英雄版石敢当—平民石敢。在陶阳等编《泰山民间故事大观》中收录了多篇“泰山石敢当”传说。相传,石敢当是后晋泰山石家林人,姓石名敢,家境贫寒,靠打柴为生。石敢自幼喜欢舞枪弄棒,练得一手好枪法。石敢生就一身硬骨、武艺高强,而且他射技高超。一次东岳庙会,石敢到会上卖柴,见一伙无赖之徒,在大庭广众面前调戏民女,他气愤不过,将他们打得跪地求饶。就这样,石敢凭着一身本领,一腔的豪情,常常为百姓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好多连官府都管不了的无赖,都被他降服了。此后,凡人们路遇坏人,只要说石敢来了,坏人便像老鼠听到了猫叫,闻风丧胆,夺路而逃。石敢这个名字,也就在泰山附近流传开了。人们钦佩他见义勇为,敬慕他的胆识武艺,便把石敢尊称为“石敢当”。
  还有一个版本是悬壶济世版石敢当—“石大夫”。民间传说石敢当是一位医术很高明的针灸先生,他的家就住在泰山上,因此人人都叫他泰山石敢当。这个先生从来没有架子,甭管是谁,也甭管是什么时候,随叫随到,给人家针灸也不要钱。他特别拿手的就是治那妖魔鬼秽邪不拉子病,不管是千年修炼,还是万年修炼成仙的狐狸精附了人体,只要他去看准穴位,致命地一针,病人立刻就好。
  此外,还有一些石敢当是镇宅灵石、在五代时期是一员猛将等其他版本的传说,在人们嘴里不断留传。现在更有了卡通版的石敢当—泰山童子,更能体现现代精神。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以泰山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关于他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但是人们对他保平安的信仰是一直没有变化的。

来源:项目部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