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甲鱼
发布日期:2013-10-21 09:22
浏览次数:

甲鱼,俗称团鱼、脚鱼、王八、老鳖,属爬行纲、鳖科,系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冷血动物。旱甲鱼有毒不可食,水甲鱼多在东平湖、大清河、州城坑塘自然繁殖,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珍品。东平湖以盛产甲鱼而闻名。
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钻深潭的特点。甲鱼食性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水鱼等水生小动物,成鱼有时也吃些水生植物性饲料以及陆地上的适宜蔬菜。
甲鱼吻突尖长,头部尖,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体表无角板,背甲椭圆,有软皮,通常橄榄色,边缘有厚实的裙边,腹面乳白色,多肉。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内三指,趾具爪。成鱼背甲约长24厘米,宽达16厘米。
甲鱼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17.3%、脂肪4%,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的含量居水生动物之冠,属滋补佳品,食之味道鲜美,“霸王别姬”为东平一道名菜。其甲骨、脂、血、头和颈等均属贵重药材,当地有“初春饮甲汤,一年无疾疮”之说。其中,甲性寒、味咸,能滋阴除热、消结软泽,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症瘕积聚等症,并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东平湖甲鱼历史悠久。东平湖、稻屯湖、州城湖主汇河、大清河水域常年水面24.5万亩,系软质泥底,滩涂系沙壤及细沙,水质营养丰富,水生动植物品种多,为甲鱼的繁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为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搞好甲鱼生产,满足社会需求,各级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人工生产,扩大了养殖规模。2000年,东平县甲鱼养殖面积400亩,年产甲鱼10万千克,产值1000万元。
来源:泰安市政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