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岱岳区立足山区实际,坚持规划一处园场,引进一家电商,培植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在贫困村、贫困户比较集中的徂徕山区着力实施“精品园场+互联网”脱贫工程,走出了一条借力电商加快徂徕山区农业转型、农民脱贫的路子。
出“点子” 找准山区脱贫新路子
泰安东南,牟汶河畔,拔地而起的徂徕山犹如一条绿色的苍龙连绵无垠。这里,便是打响山东抗日第一枪的地方。1938年,英雄的徂徕儿女,在中共山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启了山东抗日武装斗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征程,徂徕山区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老区。
徂徕山东西横亘30公里,在岱岳区境内分布着良庄镇、房村镇、徂徕镇、化马湾乡4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因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徂徕山区成为岱岳区贫困村、贫困户的集中区,其中省级贫困村50个,市级贫困村4个,贫困户11628户,贫困人口23350人。从2012年起,区委、区政府围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区别条件,精准定位,对症施策,对全区17个乡镇(街道)实施片区分类发展战略,全区分为五大片区,环徂徕山区四乡镇被定位为现代农业片区。
针对徂徕山区跨度大、分布散但生态环境优、果蔬生产基础条件好的实际情况,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立足山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靠山吃山,把发展精品园场作为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在环徂徕山区乡镇重点规划建设了青青农场、德来美庄园、高胡樱桃园、盛世仁和酿酒葡萄园、徂徕黄金梨园、山阳红毛山羊养殖场、岱绿特蔬菜种苗基地等精品园场45处,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依托精品园场鼓起了腰包,走出了贫困。
地处徂徕山前怀的良庄镇高胡村是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4年前,这个仅有218户人家的村子就有贫困户94户,村集体经济更是一无所有,高胡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12年,片区指挥部和良庄镇政府根据高胡村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将该村列为大樱桃精品园场培植点,帮助村里进行土地整理1000亩,新发展优质大樱桃1000亩,嫁接改良大樱桃1000亩,建成大樱桃精品园2000亩。
高胡村218户村民中有214户种樱桃,成为名副其实的樱桃专业村。去年,该村大樱桃总产150万公斤,收入6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82个贫困户一招脱贫,高胡村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借“梯子” 引入电商营销新模式
山路弯弯,果满枝头。随着精品园场产能的增加,徂徕山区精品园场也遇到了销路不畅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片区指挥部认识到,产品再好,没有市场也是枉然,徂徕山周边少有大城市,紧靠产地市场销量有限,必须紧跟信息时代步伐,将电商引进小山沟,联通大市场,走“精品园场+互联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主营名优农产品的绿地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引进的生鲜电商之一。该电商入驻片区后,相继与高胡大樱桃园、徂徕黄金梨园、房村圣女红果园等园场结成“农耕利益共同体”,不仅为园场提供线上农产品销售服务,还为园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种苗、肥料等一条龙服务,既解决了卖难,也提高了卖价。目前,绿地头电商每年为片区园场销售农产品450万公斤,经营额上千万元,产品直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华中、华南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终端客户和大型连锁超市。
生鲜电商的特点是快捷方便,为确保市民吃上新鲜蔬菜,我们选择早上采摘,上午加工配送,这样,早上还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下午就摆在了市民的餐桌上。
青青农场是泰安市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培植的又一个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点。该农场以良庄镇的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以互联网电商为平台,着力打造集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生鲜食品电子商务、采摘观光,农耕体验、农科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经济体。
在基地农场环节,青青农场充分发挥良庄镇的蔬菜产业优势,联合种植大户组建了生鲜农产品经济联合体——青青联盟,建设了面积达1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涵盖育苗、种植、加工、配送、电商、观光等多种经济业态,各经济单元以联盟为纽带,错位布局、左右联动、紧密协作、围绕着上下游产业链高效运转、合力推进。
在加工配送环节,青青联盟先后投资4500万元,分别建设了青青农场、百醇怡慧、泰绿合作社等3处果蔬加工配送中心,同时与泰安速衡物流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年可加工、配送各类生鲜水果、蔬菜8000吨以上。
在农产品营销环节,青青联盟大胆探索生鲜电商运营模式,在借鉴“CSA”“O2O”等先进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设了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线上“天网”+线下“地网”+会员“人网”三网融合、互联互通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从线上到线下无缝对接、全领域覆盖的生鲜农产品销售网络。
集基地园场、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及采摘观光,农耕体验、农科开发于一体,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倾力打造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拉近了山区与城市的距离,既实现了农场与餐桌的“零距离”对接,也实现了生鲜农产品的海量化覆盖,还带动了传统农业快速升级,山区农民快速脱贫。
打“牌子” 扮靓徂徕山货新面孔
不仅要卖得了,还要卖得好。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坚持“品质+品牌”双品一齐抓,双品都过硬。经过几年努力,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优质高效农产品面积达到41万亩,其中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分别达到1万亩、12万亩、28万亩,有13件农产品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件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在精品园场品质求精的基础上,该片区注重品牌策划、包装,先后申报注册“泰安黄芽白菜”“泰安大白菜”“泰安煎饼”“徂徕黄金梨”“化马湾大樱桃”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5件;新注册农产品商标16件,总量达到183件,涉农商标占全区注册商标近五成。
扮靓徂徕山货面孔,打响岱岳特产品牌。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用足媒体平台,广拓宣传渠道,着力提升岱岳特产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目前,已培植起“青青优品”“泰山珍珠西红柿”“岱绿特蔬菜”“徂徕黄金梨”“岱欣绿葡萄”等知名品牌20多件。其中“泰绿”牌马铃薯、“泰山珍珠”牌番茄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房村镇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良庄镇被命名为“全省蔬菜第一镇”。
通过品牌带动,徂徕山区农产品实现了“不仅卖得了、还要卖得好”的营销目标。“化马湾大樱桃”每公斤提升了6块钱,“徂徕黄金梨”超市直销每公斤卖到17元,“房村泰山红西红柿”每公斤达到16元,“南官庄草莓”天津分销点春节前每公斤卖价40元、盆栽草莓单价达到80元。
以园场为依托,以电商当媒介,以品牌作嫁衣,徂徕山区的山货飞出了山沟,徂徕老区的农民鼓起了腰包。目前,徂徕山区4乡镇的54个省、市级贫困村已有45个村脱贫,明年底,剩下的9个贫困村将全部摘掉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