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发布日期:2017-04-07 09:58 浏览次数:


  斗母宫,又名龙泉观,泰山一个不大起眼的宫观,但与名人有缘。
  衍圣公礼令贻,算是大名鼎鼎吧,竟能动起他施功德于斗母宫的念头。  

斗母宫外景

  1914年,孔令贻与当时的陆军上将,长江巡阅使张勋捐资重修斗母宫。这一年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也是这位孔子的七十六代孙,特地从曲阜赶到北京向袁大人表示祝贺。孔子以维护泰山的尊严为己任,为人师表,其孙修泰山庙宇也名垂青史,至于他讨好袁世凯,也就成了忽略不计的涓细小节。


  张勋,在历史上也曾风云一时。当时,他的弟子不但以"辫子军"著称,而且他那"复避"的"伟业"能维持12天,也被载录中国的近代史。但张勋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之所以能掏出几块银圆,是因为他有求于泰山,有求于斗母宫的比丘尼。他是求子如愿到泰山还愿的,修斗母宫的那点钱,又算得了什么。
  有了张勋,也就少不了康有为。斗母宫在康有为的眼里别有洞天。
  康有为,作为近代维新运动的领袖,变法失败后,便流亡国外,后来竟又成了保皇派,鼓吹复辟帝制。如此一来也就与张勋有了一些瓜葛。1916年第一次来泰山,就是有约于张勋而北行的。
  他登泰山明志,但不抒胸臆,仅在崖石上题刻了名字。这次来对他震惊最大的要算是经石峪的大字。第一次到泰山,他知道了五岳之尊的奥秘。
  伴随张勋"复辟"的失败,出逃的康有为再次来到泰山,这是1917年9月。
  1922年,时年65岁的康有为,又一次来到了泰山,居斗母宫。这次他为其宫旁的龙泉峰美景所吸引,欲置地筑旁,但因原配夫人的逝世,忍痛离开了泰山。



来源:项目部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