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发布日期:2017-04-07 11:26 浏览次数:


  在玉皇顶立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全身像,这一宏大构想是如何启蒙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处于那个时代,这样的灵感的迸发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是当时着手"筹备改革泰山,以光焰无际的毛泽东思想为贯彻全部内容的红线"工程的一部分。1968年3月5日,此事由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上报中央文革小组。这个报告未见下文,大概想到了太岁头上"动土"的忌讳,这个宏伟的蓝图没有成为现实。 



岱庙举办阶级教育展览


  1965年4月,泰安专区阶级教育展览会迁到岱庙,岱庙的所有建筑物都作了展室。毛泽东、刘少奇的巨幅画像,悬持在配天门上。配天门、仁安门走廊内树立了四个时事宣传栏。原先的泰山展室改在天贶殿,殿内神龛前面以大板面装饰书写毛席语录封闭了泰山神像(原计划清除,因上级不同意未遂)。推倒院内38块石碑,改作石桌、石凳或重新磨制成新碑。  


岱庙壁画修补清洗

  1971年,泰山管理机构又恢复了。1972年即撤除了在天贶殿内的展壁,使壁画重见天日。当年四月,泰山管理处决定研究修补清洗 壁画。鉴于东部画面没有涉及多少人物,墨迹污染处多是山石衬景。决定用国画颜料并配用广告色分别配成与壁画旧色相同的色调,按画面的旧迹像补绘。在上色前,因墨汁浓黑,先用布蘸水慢慢擦拭,使大部分浓墨变淡,然后补色。西部铲道痕迹分别用国画颜料配色点补。




来源:项目部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