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发布日期:2017-04-07 11:26
浏览次数:

不知道,人如果没有信仰和追求成什么样子?不管是物质的欲念还是精神抚慰。但我们清楚,一旦信仰超越自身的尺度,会发生些什么。
缘于历史的必然和偶然,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了整个中国。泰山作为神山、圣山受到连累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作为一座"政治山",对它的关注是敏感的、主动的。
在历史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一种社会现象铺天盖地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从不考虑它的来龙去脉 及内在意蕴;而当这种文化现象成为历史,回头冷静的思索其原由与结果时,人们往往就会有汗颜的遗憾及铭骨的后怕,但为时已晚,于是希望的冲动,也就是总是与反思后的遗恨交织在一起。
当我们回首这场文化大革命对泰山的影响时,首先让我们先定格在这张泰山山顶的模型照片上。
在泰山顶,也就是玉皇顶,于高高的白色台基上,矗立着一尊高高的人像,那是毛泽东的铜像。照片上的模型,在当时来说可算"精品工程",庙宇、山体做得都很逼真,极顶下就是青帝宫及碧霞祠,整体比例也是按实际数据来设计的。毛泽东的铜像是15米。也就是现在的5层楼那么高。模型可谓精致、漂亮,因为这模型要送到北京去,文化大革命的最高领导机构──文革小组要审定,来不得半点马虎。后来这模型也真的送到了北京,摆在了文革小组领导成员的办公桌上。 | ![]() |
来源:项目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