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四上”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解读材料
发布日期:2018-12-27 19:32 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出台《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四上”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泰政办发〔2018〕58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意义

小微企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量占我市非公经济的90%以上。“四上”企业是地方财税收入和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核算经济指标的统计基础。当前,我市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组织层次偏低、生存寿命短、直接融资能力不强、政策落实不充分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四上”企业发展存在总量少、规模小、增量不足、退库风险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施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四上双升”战略,可以有效拓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构建起大企业拉动、骨干企业支撑、成长型中小企业多点撬动的企业组织格局,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注入强劲动力。2017年2月6日,省政府在省人大十二届六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小微企业产业结构和治理结构融合升级战略”, 并列入“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7月,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提出了27条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全省部署实施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双升”战略开局良好。为进一步推动“双升”战略实施,建立了全市“双升”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泰安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形成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将“四上”企业培育和“双升”战略进行了整合,对 《实施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第二次征求了相关成员单位的意见,形成出台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抓住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融合升级这个关键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了推进小微企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提升小微企业“四新四化”水平的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在架构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小微企业“双升”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第二部分即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共提出六个方面24项扶持政策,汇总融合了推进小微企业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小微企业“四新四化”水平的最新政策。第三部分即总体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确定了“四上双升”战略的主要指标

重点指标任务体系涉及市场主体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要素支撑指标三大类,共17项。一是市场主体指标。包括到2020年,引导支持4447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其中新转公司制小微企业占比不少于30%;新发展“四上”企业1138家,其中“规下”工业小微企业升“规上”242家,“限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服务业小微企业升“限上”701家,新发展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13家,新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2家;新增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6235家,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80家。二是产业发展指标。包括广告业小微企业1228家,高端制造业小微企业316家,绿色环保业小微企业105家;培育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122家,总量达372家以上;三是要素支撑指标。包括引导小微企业申请注册商标9000件,通过马德里体系等申请国际注册商标30件;推动72家小微企业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实现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小微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超过3.49亿元;同时,组织小微企业专场(国内外)培训70场(次);组织6380家小微企业参与“政银企”“政银保”和“银税互动”合作。为进一步细化指标,对各项指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泰安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2017-2020)主要指标分解指导性计划,对指标任务按照区域和部门进行了分解。

(二)明确了政策措施和分工单位

共推出了六大项24小项政策措施。一是强化小微企业基础数据支撑,明确培育对象。重点是以工商部门掌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数量为基数,建立小微企业分类培育库,确定“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重点培育对象。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升级。包括积极推进“个转企”、大力培育“四上”企业、有序推进企业挂牌上市等3项工作,共细化为11条具体措施。重点是尽快扭转我市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比重居高不下的局面,加快个体工商户转为小微企业的步伐;推进小微企业强化内部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产品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逐步完善公司章程和公司治理结构;引导企业明晰产权,避免股权虚置,明确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企业上规上限工作,积极引导和培育规下限下企业上规上限入统。建立完善“四上”企业培育库,制定年度培育计划,逐级建立“领导包保、部门帮扶”责任制,分类建立“一企一策”培育台账,制定扶持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市政府给予资金扶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企业申报入库。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统计业务指导的工作模式,扎实做好“四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入库工作。三是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小微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包括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积极发展贷款保证保险、落实税收优惠、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大人才支持力度等6项措施。重点是各级财政统筹利用各类扶持资金渠道,集中财力保障小微企业“双升”战略实施;鼓励小微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私募股权等多渠道开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落实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部门联动,确保创业支持资金落实到位;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凝聚人才。四是强化新经济引领,促进小微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利用大数据精准推进产业升级、推动特色重点产业升级、鼓励创新产业发展、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深入实施广告战略等5项措施。重点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绿色环保、新兴战略、现代制造、高新技术等方面市场主体的产业分布,有针对性地推进市场主体产业升级;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推动小微企业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形成支撑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引导小微企业进入核心技术、工业技术改造等关键领域,形成一批创新领军型小微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鼓励小微企业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充分运用“互联网+广告”等创新模式提升广告策划和创意水平。五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小微企业整体素质。包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新升级小微企业培训等3项措施。重点是以企业治理层次和产业结构水平为基础选择培训对象,对“个转企”小微企业、规模及限额以上民营企业、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高层管理和传承接班人员进行培训;对“个转企”小微企业、“企升规”企业和“规改股”企业,区分重点分别培训,并加强对小微企业出资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六是强化公共服务,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包括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方便小微企业经营场所登记、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小微企业监管、加强政企联系沟通等6项措施。重点是深入推进企业登记“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小微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全面推进综合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制定随机检查工作细则,规范对小微企业的执法行为。

(三)制定了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小微企业“四上双升”战略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自2017年—2020年,分阶段实施。其中,2017年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25%。2018年、2019年,各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30%,2020年全面完成“双升”战略目标任务。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组织市内主要新闻媒体开展相关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和典型报道,形成各方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强督导督办。建立“四上双升”战略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工作督促检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督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

 

 

相关文件:

泰政办字〔2018〕58号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四上”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泰安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