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对73条道路进行名称规范
发布日期:2021-03-23 08:44 浏览次数:

英武街原是古泰城内老县衙东侧的一条重要道路;唐王街的名字与唐玄宗李隆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福全路的名字有400多年历史,寓意福气全来……道路名称记载了城市演变的历史,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去年以来,泰山区对部分道路进行命名更名,先后规范命名了73条道路。道路根据历史渊源、地理位置、时代特色等命名或更名,体现了泰安、泰山特色。

统一道路名称 避免一路多名

“以前的老泰莱路西段叫唐王街,东段叫繁荣大街,两个名字有时候让人不知道在哪条路上,经查阅历史资料、征求市民意见、专家讨论,我们决定取消繁荣大街这个名字,与唐王街合并为一个路名,西起迎春路,东至牟汶路。”泰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唐王街这个名字与唐玄宗李隆基有关,唐玄宗封禅泰山时,途经此地休息,因此有了唐庄、唐王河、唐王街的名字。

凤台路起止点变更为北起环山路、南至东岳大街,长3千米。工作人员介绍,凤台路北段白马石至凤台的路段原叫白凤路,一条路两个名字,不利于分辨,为此将该路统一为凤台路。“路名来源于凤台村,之前凤台村北侧有一个像台子的大坟墓,村子叫坟台村,后来改成了凤台村。”工作人员说。

一路多名现象为市民的生产生活、城市交通管理、邮政快递以及外地游客都带来了不便。为此,泰山区在规范道路名称时对该现象进行了规避,让道路名称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泰山区还为一些没有正规名称的道路进行了命名,并提前为正在建设中的道路命名,确保投入使用后道路名称手续齐全,比如财源北街起止点为西起龙潭路、东至财源大街,长0.47千米,已办完命名手续并设立道路标识牌。

尊重历史文化 恢复一批老路名

岱庙西侧路边,银底黑字的路牌极为明显。据介绍,目前这条道路已更名为福全路,起止点也变更为北起岱宗大街、南至东岳大街,长0.8千米。

“福全这个名字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据《重修泰安县志·舆地志》记载:‘为城区,州前地方福全街。’新中国成立前,街北首紧靠西北马场,街北口路西有明万历二十九年修建的法华寺(已圮),内供奉韦陀,庙内横匾题‘韦陀尊天’4个字。韦陀乃佛祖护法神,有神在此邪祟躲避,福气全来,取以福压百祸之意,故称名‘福全街’。后来人们习惯把岱庙西侧的这条道路称之为岱西街。”工作人员说,沿用历史地名,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记者了解到,在规范道路名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保留和恢复了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道路名称,除了福全路,还将泰良路命名为博城路,博城同博阳一样为泰安古名称,两条道路都连接古泰安城旧县,命名后,实现了东西相呼应。谢过城指的是汉明堂,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泰山脚下举行轰动一时的夹谷会盟,孔子以理服人,迫使齐景公在此向鲁定公谢过,因此得名谢过城,汉武帝东封泰山时又在此地设立了汉明堂。命名的谢过城街原为黄前西干渠路和发展大街,两个名字合并为谢过城街,给道路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能让人们记住汉明堂与谢过城的文化历史渊源。

规范标识牌 录入基础信息库

据介绍,从去年底开始,泰山区对73条道路进行了统一规范的标识牌安装,目前已完成50条道路标识牌的规范和安装,另外23条道路标识牌正在制作中。

“除了规范73条道路标识牌,我们还对区管道路进行了全面摸排,对重要路口路牌进行完善和加密,计划共为100条道路安装标识牌,包括单向道路标识牌918块、多向道路标识牌219块,目前已经为双龙路、佛光路、擂鼓石北街、东湖路、五马街、南关大街等62条道路安装完标识牌。通过安装标识牌,实现城区道路有名有路牌,能发挥导向作用。”工作人员说,除了设立规范标识牌,还将命名更名的道路录入了基础信息库,确保百度、高德等导航地图能及时更新,发挥导航定位作用。

英武街17号、英武街28号……老县衙东侧,与通天街相连,向东通向升平小区的英武街,全长仅100米,但门楼牌号一个也不少,这是泰山区推进门楼牌号编制安装的结果。户口登记、房产登记、工商注册、寄递物流等都离不开门楼牌号。据介绍,为了让命名更名的73条道路不仅有路有名,还有门楼牌号,目前泰山区正落实道路门楼牌号的编制安装,为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来源: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