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强化“晴雨”预警平台建设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发布日期:2021-06-16 14:47 浏览次数:

一、所属领域:强基

二、案例类别:智慧综治

三、案例名称:强化“晴雨”预警平台建设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四、案例简介:

(一)背景目的

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提升其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对维护国家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历史原因和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暴露出了农村在社会综合治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特别是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加速转变,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各种利益冲突风险提升,现代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难度不断增大,一方面群众诉求快速增长,依靠原有的信息渠道难以全部掌握,另一方面,基层政府面临多线包保、信息渠道不整合等问题,极易造成政民互动渠道不畅、信息滞后等问题。探寻一条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新路子,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小康社会成果、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主要做法

范镇党委晴雨预警平台是由范镇投资建设,用于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的平台。该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中心、多个APP端口的“1+N”模式进行布局,其中,镇级平台中心包括信息汇总、数据研判、动态预警三大功能,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科学分析,充分攫取信息预警价值。手机APP客户端作为信息获取处理端口,主要作用为日常信息搜集录入和问题办理进度,实时动态显示信息流转过程。

范镇党委晴雨预警APP登陆页面

1、搭建“晴雨”平台,创新矛盾排查预警机制

一是完善信息报送网络。构建“3+2”信息报送网络,确定信息搜集上报5大途径,即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涉法部门,民生办、综治办、信访办、宣传办等诉求部门,农办、建办、民政办、卫计办等职能部门和村级综治包保网格、“三色网格”网格长。各成员单位负责搜集上报分管领域内矛盾隐患舆情,由镇综治办负责对上报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核准。对应各镇直部门不同职能,将搜集到的信息细分为10大类71小项,依次分类录入预警平台,录入内容包括信息来源、信息类型、案件负责人、办理状态等,每周录入一次,系统根据信息类型自动进行分析比对。

二是建立预警工作平台。创新引入“晴雨表”概念,搭建“晴雨”预警平台,强化风险信息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分析个体案件的内在联系,计算风险隐患等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聘请专业第三方研发建立镇级“晴雨”预警工作平台软件,包括信息录入上报、数据研判分析、发布动态预警三大功能模块,借助数据分析与云计算的覆盖指引作用,科学计算不同类型隐患信息出现的频次,自动甄别类似隐患的内在联系。平台自动生成隐患分析报告,通过数据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现问题多发地、矛盾集中区,提升信访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实现党委、政府对社会治理动态的及时准确把控。

三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晴雨”预警平台通过对录入信息的综合分析,每月发布一次隐患预警。根据问题隐患的件数不同,依次向行业部门发布“晴天,小雨,大雨”三种预警,并向党委政府提供综合分析报告,注明本月内矛盾隐患的集中点,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借鉴,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依据不同预警类型,分别由部门负责人、分工领导干部、党委副书记牵头挂牌督办,办理结果上传平台进行审核销号。平台每月对办理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对预警信息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者进行通报,对连续两个月出现较重预警的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组织约谈。

2、筑牢上下连接,畅通镇村信息传播渠道

一方面,坚持用好“老载体”。创新运用“农村大喇叭”,让“老载体”发挥新功能,全面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大资金投入,对全镇各村民组的高音喇叭和音箱进行检修更换,确保实现“村村响”“组组响”百分之百全覆盖。镇宣传部门精心编排把关播放内容,设置惠民服务、“每周范镇”“乡里乡亲”等特色栏目,重点对惠民服务信息、重点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文明守则、村规民约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注重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增强主流正面声音的影响力。同时根据农村农忙节点科学设定播放时间,发挥好“大喇叭”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喉舌作用。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新载体”。充分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安排年轻骨干力量实行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发布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开设政务专栏、阳光平台、短视频展播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频率,灵活采用平面、视频、动漫、微电影等不同形式,充分考虑农村生活实际,创造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贴近生活、拉近距离的宣传舆论导向,引起社会共鸣,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 特色亮点

范镇地处两市交界,境内企业众多,社情民情复杂。为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率,范镇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源头管控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预警作用,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由被动重“治”向主动重“防”转变。一是创新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创新搭建“晴雨”预警平台,构建线下“3+2”信息报送网络和线上“晴雨”预警平台,发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覆盖指引作用,完善覆盖全域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网络。二是畅通镇村信息传播渠道。用好“老载体”,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大喇叭”工程,不断完善“新载体”,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三是调整完善网格包保体系。引入“微网格”概念,将全镇各村精细划分成一定数量的“微网格”,同时整合镇级不同行业、部门相互交叉包保网格,按照“机关干部+微网格长”的模式建立统一且唯一的网格包保体系,构建起全镇“一网全包,快捷有效”的工作格局。

(四)应用成效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范镇初步建立起了社会综合治理预警机制,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治理信息渠道畅通,信息运用科学高效,范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由被动重“治”向主动重“防”转变。自5月份实行以来,收到晴雨预警上报信息654条,其中三色网格593条,综合巡防61条,“大雨”天气16条,主要涉及违章建筑、土地利用等,其余均为“小雨”和“晴天”。另外,晴天预警转办单发出25件,办结完善25建。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来源:网站管理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