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523R/2021-0037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事项48 |

一、事项名称: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化农村“七改”工程,推动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完成65%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路长制”,改革农村公路、“三通”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0公里以上,推动“三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
二、工作进展:
市农业农村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厕所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生活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村民出行更加方便,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市生态环境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印发文件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县市区并对项目验收标准进行完善。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现场推进会,分析形式、强化措施、提出建议,推动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扎实进展。开展泰安市乡村生活污水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排查,重点解决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度慢,现有污水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出水水质超标等问题。建立调度督办机制,每月一通报,通报直送各县市区、功能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推进缓慢的按相关程序进行严肃处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农村改厕服务站3个,累计建设219个;抽粪车配置新增13辆,累计399辆;新增配备管护人员14人,累计607人;全市已建立后续管护信息化平台,岱岳区满庄镇已优先建成镇级管护平台,纳入管护平台服务范围的村29个。肥城市、新泰市管护平台正在建设,其余各县市区也在积极筹备,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前建立并运行。
市交通运输局: 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下发《2021年农村公路工作要点》,明确了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功能区。深入推进农村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大力实施“路长制”,起草完成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路长制实施方案,正按程序报批。各县市区择优选择20%以上的乡镇试点推行“路长制”,取得良好效果。经积极汇报争取,省厅下达我市“四好农村路”新改建项目666公里,截至目前,已开工402.9公里,完成352公里;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完成567公里,危桥改造完成20座,累计完成投资6.51亿元。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实施“三通”,开展“回头看”活动,突出问题整改,行政村“三通”实施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三、取得成效及后续举措:
市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将继续强化督导落实、强化项目培训、加大对上争取、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完成。
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开工46个行政村,新增完成12个行政村。下一步,将督促县市区在治理工作开展时,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计划节点和竣工时间,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工作日常调度,建立完善长效运行机制,严格监督考核,加快完成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及后续管护,按照“城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资源利用”的原则,按照“4+N”方式,因村施策,加强我市规范升级,完善后续管护机制。一是完善厕具售后维修服务网络,夯实“软硬件”管护基础。以乡镇为主体,成立农村厕所管护服务站,在乡镇建立服务网点,公开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电话,向群众提供维护服务。二是建立卫生厕所粪液清运服务体系,打通“管护回路”。明确粪液粪渣“严禁随意倾倒”红线,防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县级结合实际,要求镇级成立专门的粪渣粪液收集队,并公布服务人员及电话,初步建立起覆盖农村卫生厕所的粪液清运服务体系,确保粪液满了有人抽。三是做好粪渣粪液利用和处理,确保“厕所革命”实效。
市交通运输局: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主要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下一步,将积极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尽快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农村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路长制实施方案,全力推进路长制实施,保护“四好农村路”“三通”工程建设成果。强化督导服务,强力推进”四好村路”高质量发展任务,确保圆满完成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