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领域:兴业
二、案例类别:智慧化工园区
三、案例名称:岱岳化工产业园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
四、案例简介:
(一) 背景目的。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倡导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政策引导下,以传统实体产业为基础的“产融云研”协同构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推动产业生态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手段。国家相关行业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化工产业智慧化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全面整合区域内信息化资源,以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建设智慧园区。国家陆续出台了行业相关政策,多地积极按照国家部署,将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视为产业转型良方。
(二) 主要做法。岱岳化工产业园被省化转办列入第一批“智安化工园区”试点单位,按照“智安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要求,对产业园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进行了全面提升。投资500余万元,完善户外监测、园区门禁、高空瞭望监控等配套系统,实现重大危险源全部接入平台,健全信息资源整合、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应急指挥、分析整改五大功能,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和园区共同运营维护、应急处置,实现化工产业园安全、环保“一张图”监管,并于2020年12月1日通过了省化转办组织的“智安化工园区”试点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投入1200余万元,建立了200㎡的监测监控和应急指挥中心,完善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环保监测监控系统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园内环保地下水质监测、污水处理指标、企业基本信息已录入一体化平台,并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罐区的实时监控。
智慧化工园区平台以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为主线,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R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一体化”的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监测、预警、应急联动平台。通过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应用和服务将化工园区建成“布局科学化、准入严格化、管理规范化、企业达标化、应急一体化”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化工园区。通过对园区及企业用电、水、热、气、油等能源消耗的关键节点加装智能采集装置、对工厂的重点区域摄像头及DCS/SCADA系统对接实现企业生产及能源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能源消耗过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优化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过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能耗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能源效率管理水平。并且支持PC、浏览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方式远程访问云平台,进行各类日常管理和控制操作。
围绕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在现实情况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针对化工园区信息化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紧密贴合化工园区的实际需求,将化工园区信息化工作向“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踏实迈进。智慧平台融合已实现实时监控的高低联动,通过6台高空瞭望、企业内部监控、道路监控,全方位的监控园区内的动态,在处置应急事件时,提供有利的支撑。接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数据、气体泄漏数据等,融合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园区与企业的同步监管。
根据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需求,平台项目系统建设从园区大安全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全盘谋划好平台的顶层架构。1.在实施上要采用打好基础、急用先行的原则进行分步实施,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和现实条件稳步推进平台各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2.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整合利用管委会现有计算机设备,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平台体系。3.部门联动,协同应对。平台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管委会、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保障共同开展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处置等工作。4.统一标准,强化安全。平台建设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在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应补充制定和完善园区的业务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为平台分步实施、分级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指导。
整个平台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四部分内容。数据通过设备终端及视频前端系统采集进入系统,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技术传回平台,平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处理后即可在大屏及管理平台上对现场情况进行监控。
(三)特色亮点。1、一企一档管理系统,平台通过3D+GIS实景建模技术,将所有企业在平台上进行了展示,对企业内的设施进行标注,并分配给企业相应的账号,实现信息的第一时间更新与同步。园区管理部门基于本平台对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入驻信息、企业资质荣誉、知识产权情况、企业经营、企业产值、交税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等信息进行管理,使园区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状况全面了解,以帮助企业发展、宣传,促进企业和园区互利共,共同发展。企业档案资料包括:企业简介、法人简介、营业执照、企业发展规划、企业应急预案、应急物资清单、应急情况分类及联系人、企业图纸、企业功能区划分(配图)等信息。
2、园区封闭系统,建全5处路口道闸控制终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线上申请与批复,关联道闸系统,自动抬杆。对园区和企业的关键卡口、厂区周界,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危化品存储、重要设施等)进行全方位管控,实现全态感知,全域监控对入园危化品车辆建立前置审批系统,以及对未登记车辆、异常车辆及不良信用车辆入园进行专项检查,通过与危化品道路运输定位系统对接,实现全过程跟踪,预防物流环节的安全风险。
3、安监实时数据检测与预警系统,接入企业重大危险源与可燃气体泄漏等数据,实现在平台上的实时显示,设置阈值,实现超标或泄漏预警。化工企业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及企业自身的安全防护要求已经建立了“两重点一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平台需要接入化工企业重点装置实时监测数据,将监测预警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将化工园内安全评估报告中提到的以及未来可能增加的危险源数据汇总至化工园区智安一体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预警
4、环保实时检测系统,接入企业废水废气等在线数据,接入园区地下水数据,园区增设4台空气监测站,1台废水检测设备,1台地下水监测设备,设置阈值,实现预警。生环境管理为着力点,依托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与污染源监测监控物联网络。以GIS平台与一园一档动态数据库为依托,综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建立园区环境质量综合管控、园区企业排污管控、环境风险管控、环境监察执法等功能模块,通过重点环境风险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数据库动态实时更新,形成污染源-环境质量关联体系、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体系,具备环境感知、预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环境质量变化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5、危化品车辆管理系统,通过园区封闭系统与监控系统,对进出园区车辆实现实时监管,建设有独立的手机客户端,实现自助审批。在“园区安防系统-车辆信息管理”基础上升级园区内车辆管理和园区外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物流安全,对园区涉及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加装定位系统,并做重点标记。对涉及园区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物流进行全程管理,可实时查看车辆所在位置,跟踪定位车辆,查看车辆行驶轨迹信息、责任人信息等,对于超时驾驶、疲劳驾驶行为自动预警,统计分析各类指标
6、智慧消防系统,建设有独立的客户端,收录各企业的消防信息与方案,成为应急消防的主要工具。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IT技术,构建基于消防工作结果为保证的消防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园区提供消防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化工园区面临的诸多消防安全问题。消防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对园区管委会大楼及管委会管理的公共区域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监控管理,结合消防巡检和隐患管理,了解园区消防态势,及时消除消防隐患,防止火灾的发生。
7、智慧安防系统,园区增加道路监控10路,高空瞭望4台,高空热成像2台,接入企业门卫视频等,实现高低空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增加AI分析功能,实现对特定场景的智慧分析与报警。系统方案采用全网络传输、数字化存储、集中控制及显示,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视频监控系统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园区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四) 应用成效。
产业园围绕“智安化工园区”标准定位,完善了化工园区系统配套,加快在线监测、雨污管网、污水处理及专用停车场、清洗场等设施建设,抓好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平台运营维护,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对重点化工企业、重点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助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