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属领域:强基
二、 案例类别:其他基础设施
三、 案例名称:
以空间信息重构数字建造,打造数字建造工程新模式
四、 案例简介:
(一) 背景目的。
目前我国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大,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成本控制严,由此带来的工程建设质量、施工进度控制和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工程参建单位对优质高效的施工信息化手段有迫切的需求。针对这些现状,山东四维卓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空间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行业进行结合,通过使用北斗、惯性传感器等物联网手段获取工程施工过程信息,并用三维GIS和BIM技术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施工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数字镜像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二)主要做法。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进行数字建造,确保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主要通过以下三项技术创新实现数字建造: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高精度三维空间信息测量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测量实现信息化测绘,通过激光lidar、卫星导航和空间姿态测量可以快速对公路、机场进行高精度高质量测量并获取数据,是智慧城市、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核心基础技术。
基于精准空间信息的工程机械自动化施工导航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地理信息空间信息技术实时快速且精准获得大型工程机械在建筑过程中的空间位置与工作状态,并通过智能化液压与电控技术精准控制工程机械,可以实现工程机械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与无人化高质量与高效率施工,自主研发的终端产品经行业相关部门检测达到厘米级精度。2019年,“智能施工导航技术”科技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无人驾驶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已在湖北国际物流机场进行成功应用。
基于BIM和GIS的空间信息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该技术以直观表达的全覆盖精细地理信息和时相地理信息为基础,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节点定位、功能软件和开发接口的服务,由时空信息数据服务、物联网节点定位服务、云服务系统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四部分构成。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实现GIS空间可视,数字化建造。
以上三项技术构成了数字建造工程信息化技术体系,实现工程可视化施工引导及数字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改善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二) 特色亮点。
四维卓识结合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痛点,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工程建设的融合应用创新,从自身优势出发,探索出“数字+工程”技术服务模式,通过自建基础设施,开发工程管控平台,以SAAS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降低客户的应用成本,以工程技术产品服务模式来降低客户用户门槛。区别于传统的硬件及软件销售商业模式,目前主要服务用户为各省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和指挥部、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各省交通建设集团等国家工程建设单位。
(三) 应用成效。
项目技术成果均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实用新型16件,其中包含2项发明专利,获得39项软件著作权,团队在2017~2020年期间,先后在水利水电、机场等领域承担包括贵州夹岩大坝、新疆大河沿水利工程、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辽宁营口机场、广东湛江机场、广西北海机场等近15个国家大型基建工程的数字化建设项目。2021年新中标广州白云机场、呼和浩特机场、哈尔滨机场、甘肃兰州中川机场、山西朔州机场、山西运城机场等国家大型民航工程数字建造项目,实现了工程建造过程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有力保障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在民航机场领域已实现合同额近9800万元。
五、案例联系人:李凯,泰安高新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办公室,1516385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