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护航群众健康为职责,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统筹推进卫生健康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系列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健康服务项目有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推进,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医养健康产业加速壮大,圆满完成精准健康脱贫攻坚任务,中医药发展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卫生资源
(一)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573个,比2019年增加54个。其中:医院10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1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6个。与2019年相比,医院减少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6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5个。医院按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57个,民营医院51个。医院按级别分:三级医院11个,二级医院27个,一级医院31个,未定级医院39个(详见表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6个;卫生院67个;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1173个,比2019年增加120个;村卫生室2984个,比2019年增加10个。按经济类型分,民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1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县级市)级6个,其他1个。卫生监督机构3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县级市)级2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县级市)级6个。
表1 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及床位数
机构类别 | 机构数(个) | 床位数(张) |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
总计 | 4519 | 4573 | 33210 | 34030 |
医院 | 110 | 108 | 25742 | 26265 |
按经济类型分: | 55 | 57 | 20750 | 21443 |
公立医院 | ||||
民营医院 | 55 | 51 | 4992 | 4822 |
按医院级别分: | 11 | 11 | 10931 | 11472 |
三级医院 | ||||
二级医院 | 28 | 27 | 9451 | 9729 |
一级医院 | 32 | 31 | 1767 | 1813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4350 | 4410 | 5255 | 5555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198 | 186 | 728 | 784 |
卫生院: | 69 | 67 | 4493 | 4749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51 | 46 | 1111 | 1101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8 | 8 | 0 | 0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 9 | 10 | 11 | 11 |
妇幼保健机构 | 7 | 7 | 1100 | 1090 |
卫生监督机构 | 3 | 3 | 0 | 0 |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 21 | 21 | 0 | 0 |
其他机构 | 8 | 9 | 1102 | 1109 |
(二)医疗机构床位数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4030张,比去年增加820张,增长2.47%。其中:医院26265张(占77.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555张(占16.32%)。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22张。医院按照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床位数为21443张,占81.64%,与2019年相比增加693张;民营医院床位数为4822张,占18.36%,与2019年相比减少170张(详见表1)。
(三)卫生人员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总数达54163人,比2019年增加1157人(增长2.18%)。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41328人,比2019年增加1439人(增长3.61%);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957人,其他技术人员3062人,管理人员1467人,工勤技能人员2348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6035人,注册护士18440人(详见表2)。
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3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45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7.2人。与2019年相比,上述指标分别增加0.17人、0.08人、0人、0.65人(详见表2)。
表2 卫生人员数
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卫生人员总数(人): | 54163 | 53006 |
卫生技术人员 | 41328 | 39889 |
执业(助理)医师 | 16035 | 15533 |
执业医师 | 13107 | 12602 |
注册护士 | 18440 | 17794 |
药师(士) | 1894 | 1839 |
技师(士) | 1186 | 1802 |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 5957 | 6514 |
其他技术人员 | 3062 | 2735 |
管理人员 | 1467 | 1392 |
工勤技能人员 | 2348 | 2473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 | 2.93 | 2.76 |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 | 3.37 | 3.16 |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人) | 1.45 | 1.45 |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人) | 7.2 | 6.55 |
全市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30096人(占55.5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013人(占35.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956人(占7.30%)。与2019年相比,医院人员均有所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均有所减少。医院按照经济类型分:公立医院卫生人员数26121人,卫生技术人员数22815人,占所有医院的比例分别为86.79%和88.06%;民营医院卫生人员数39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3093人,占所有医院的比例分别为13.21%和11.94%(详见表3)。
表3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
机构类别 | 人员数 | 卫生技术人员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总计 | 54171 | 53006 | 41328 | 39889 |
医院: | 30096 | 29092 | 25908 | 25178 |
公立医院 | 26121 | 25017 | 22815 | 21980 |
民营医院 | 3975 | 4075 | 3093 | 3198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19013 | 19166 | 11838 | 11394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2634 | 2532 | 2330 | 2208 |
卫生院 | 6037 | 6117 | 5288 | 5374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3956 | 3690 | 2702 | 2499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627 | 612 | 468 | 476 |
卫生监督机构 | 77 | 77 | 61 | 57 |
妇幼保健机构 | 2148 | 1845 | 1776 | 1529 |
其他机构 | 1098 | 1058 | 880 | 818 |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构成:本科及以上占41%,大专学历占42.8%,中专及中技占15.2%,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与2019年相比,本科及以上上升0.57个百分点,大专、中专及中技、高中及以下学历分别下降了0.25、0.31、0.01个百分点。
(四)卫生总费用。2020年底,全市卫生总费用达226.03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51.19亿元(占22.65%),社会卫生支出90.96亿元(占40.24%),个人卫生支出83.87亿元(占37.11%)。人均卫生总费用4130.6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8.17%(详见表4)。
表4 2015-2020年卫生总费用
年份 | 卫生总费用(亿元) | 政府卫生支出占比(%) | 社会卫生支出占比(%) |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 人均卫生总费用(元) | 卫生总费用占GDP 比重(%) | 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 | 政府卫生 支出占GDP(%) |
2015 | 167.06 | 22.29 | 35.97 | 41.74 | 2982.78 | 5.29 | 11.39 | 1.18 |
2016 | 188.45 | 20.21 | 39.63 | 40.17 | 3342.92 | 5.68 | 11.52 | 1.15 |
2017 | 181.51 | 22.77 | 39.25 | 37.98 | 3215.27 | 5.06 | 11.61 | 1.15 |
2018 | 209.87 | 20.82 | 40.69 | 38.49 | 3721.05 | 8.73 | 11.47 | 1.82 |
2019 | 213.36 | 21.91 | 39.16 | 38.92 | 3786.41 | 8.01 | 11.28 | 1.76 |
2020 | 226.03 | 22.65 | 40.24 | 37.11 | 4130.63 | 8.17 | 11.71 | 1.85 |
此部分数据来源于卫生总费用核算。
(五)房屋及设备配置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378.89万平方米,比2019年增加19.96万平方米,增长5.56%;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44.69万平方米,比2019年增加5.83万平方米,增长2.44%。房屋建筑面积中:医院222.28万平方米,卫生院46.32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81万平方米,妇幼保健院(所、站)18.2万平方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82万平方米(详见表5)。
表5 泰安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
机构类别 | 房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 业务用房面积(万平方米)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总 计 | 378.89 | 358.93 | 244.69 | 238.86 |
医院: | 222.28 | 210.17 | 172.89 | 166.83 |
综合医院 | 172.03 | 169.42 | 134.20 | 132.5 |
中医医院 | 25.17 | 24.92 | 22.17 | 21.41 |
专科医院 | 23.07 | 15.07 | 15.78 | 12.17 |
护理院 | 2.02 | 0.76 | 0.74 | 0.74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115.34 | 109.92 | 43.20 | 42.32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13.81 | 9.72 | 9.33 | 8.92 |
卫生院 | 46.32 | 45.76 | 33.84 | 33.37 |
村卫生室 | 40.25 | 40.55 | - | - |
门诊部 | 2.43 | 1.95 | 0 | 0 |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 | 12.53 | 11.94 | 0.03 | 0.03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26.85 | 24.79 | 16.77 | 17.31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5.82 | 5.91 | 3.16 | 3.4 |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 0.89 | 0.77 | 0.53 | 0.53 |
健康教育所(站、中心) | - | 0.41 | - | 0.41 |
妇幼保健院(所、站) | 18.20 | 15.76 | 11.28 | 11.32 |
采供血机构 | 1.03 | 1.04 | 0.94 | 0.79 |
卫生监督所(中心) | 0.4 | 0.4 | 0.4 | 0.4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 0.5 | 0.5 | 0.46 | 0.46 |
其他卫生机构 | 14.42 | 14.06 | 11.83 | 12.4 |
疗养院 | 13.12 | 13.46 | 11.1 | 11.83 |
(六)万元以上设备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的数量为35956台,比2019年增加3380台,增长10.38%。万元以上设备中:医院27834台(综合医院22723台,中医医院3974台),卫生院3282台,妇幼保健院(所、站)1696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540台。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52.9亿元,其中医院42.5亿元(综合医院33.85亿元,中医院6.64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8亿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78亿元(妇幼保健院机构2.49亿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0.67亿元)(详见表6)。
表6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情况
机构类别 | 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万元) | 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台、件)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总 计 | 529041 | 461228 | 35956 | 32576 |
医院: | 424978 | 371079 | 27834 | 25275 |
综合医院 | 338468 | 295827 | 22723 | 20589 |
中医医院 | 66432 | 58777 | 3974 | 3644 |
专科医院 | 19437 | 15854 | 1109 | 1015 |
护理院 | 641 | 621 | 28 | 27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44819 | 41811 | 4369 | 3972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8755 | 9602 | 1087 | 911 |
卫生院 | 36064 | 32209 | 3282 | 3061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37807 | 31328 | 2577 | 2451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6717 | 3231 | 540 | 371 |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 1042 | 1042 | 85 | 87 |
健康教育所(站、中心) | - | 965 | - | 51 |
妇幼保健院(所、站) | 24852 | 21370 | 1696 | 1682 |
采供血机构 | 4573 | 4097 | 201 | 205 |
卫生监督所(中心) | 37 | 37 | 15 | 15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 586 | 586 | 40 | 40 |
其他卫生机构 | 21437 | 17010 | 1176 | 878 |
疗养院 | 19506 | 15923 | 1082 | 807 |
二、医疗服务
(一)门诊和住院量情况。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2843.4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514.7万人次(下降15.33%)。2019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2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中,医院911.3万人次(占32.0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14.5万人次(占63.8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02.5万人次(占3.61%),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5.1万人次(占0.53%)。与2019年相比,医院诊疗人次减少108.4万人次,减少10.63%。公立医院诊疗人次825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0.53%),比2019年减少103.22万人,减少11.12%。民营医院诊疗人次86.34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47%),比2019年减少5.13万人,减少5.61%。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量达620.8万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的21.83%,所占比例比2019年减少6.9个百分点(详见表7)。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中,医院63.96万人(占79.4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60万人(占15.66%),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91万人(4.86%)。与2019年相比,医院入院人数减少14.22万人,减少15.02%。公立医院入院人数57.8万人,占全市医院入院人数的90.31%,比2019年减少11.4万人,减少16.47%;民营医院入院人数6.2万人,占全市医院入院人数的9.69%,比2019年减少0.6万人,降低8.82%。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入院人数12.61万人,占医疗卫生机构总入院人数的14.12%,所占比例比2019年增加1.55个百分点(详见表7)。
表7 医疗服务工作量
机构类别 | 总诊疗人次数(万人) | 入院人数(万人) |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
医疗卫生机构合计 | 2843.4 | 3358.14 | 3352.35 | 80.48 | 94.70 | 92.91 |
医院 | 911.3 | 1019.69 | 988.95 | 63.96 | 76.03 | 73.44 |
按经济类型分: 公立医院 | 920.94 | 928.22 | 906.51 | 57.8 | 69.21 | 66.34 |
民营医院 | 44.94 | 91.47 | 82.43 | 6.2 | 6.82 | 7.10 |
按医院级别分: 三级医院 | 489.02 | 496.69 | 490.42 | 30.7 | 36.95 | 34.60 |
二级医院 | 340.28 | 392.50 | 365.28 | 27.0 | 31.34 | 30.53 |
一级医院 | 59.44 | 57.81 | 60.04 | 2.6 | 2.43 | 2.94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1814.5 | 2192.78 | 2228.50 | 12.60 | 13.37 | 14.67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247.1 | 267.88 | 245.79 | 1.50 | 1.73 | 1.99 |
卫生院 | 373.7 | 401.15 | 391.26 | 11.11 | 11.64 | 12.69 |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 117.6 | 145.66 | 134.90 | 3.91 | 5.29 | 4.80 |
合计中: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 283.16 | 378.62 | 343.05 | 4.60 | 6.82 | 7.10 |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80.48万人,比2019年减少14.22万人(降低15.02%)。
(二)医师工作负荷情况。全市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4.14人次和住院1.93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4.2人次和住院1.9床日(详见表8)。
表8 全市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
机构类别 |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医院 | 4.14 | 4.8 | 1.93 | 2.3 |
按经济类型分: 公立医院 | 5.1 | 4.9 | 2.4 | 2.3 |
民营医院 | 3.1 | 3.6 | 2.1 | 2.3 |
按医院级别分: 三级医院 | 2.9 | 4.8 | 2.84 | 2.3 |
二级医院 | 3.1 | 4.7 | 1.81 | 2.2 |
一级医院 | 4.8 | 5.0 | 1.58 | 1.8 |
(三)病床使用情况。全市医院病床使用率67.26%,其中:公立医院70.06%。与2019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降低11.04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降低13.64个百分点)。2020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36天(其中:公立医院9.18天),比2019年增长0.4天(详见表9)。
表9 全市医院病床使用情况
机构类别 | 病床使用率(%)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天)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医院 | 67.26 | 78.26 | 9.36 | 8.9 |
按经济类型分: | 70.06 | 83.71 | 9.18 | 8.8 |
公立医院 | ||||
民营医院 | 52.88 | 52.55 | 11.06 | 10.1 |
按医院级别分: | 73.1 | 90.21 | 9.6 | 9.3 |
三级医院 | ||||
二级医院 | 68.39 | 80.05 | 8.46 | 8.2 |
一级医院 | 53.08 | 51.21 | 11.86 | 11.3 |
(四)血液保障情况。全市无偿献血人次数达到49485人次,采血量达到83877.5单位,千人口献血率接近15.3‰。
三、基层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人员1908人,平均每个中心90.86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岗人员726人,平均每站4.43人。与2019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3家,在岗人员增加179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减少16家,在岗人员减少77人。
(二)社区医疗服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156.97万人次,比2019年增加1.27万人次;入院人数1.5万人,比2019年减少0.23万人。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7.47万人次,年入院量721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9.7人次,医师每均担负住院床0.7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90.13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22.05万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5495.6人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2.9人次(详见表10)。
表10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
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个) | 21 | 18 |
床位数(张) | 746 | 706 |
卫生人员数(人): | 1908 | 1729 |
卫生技术人员 | 1649 | 1492 |
执业(助理)医师 | 647 | 576 |
诊疗人次(万人) | 156.97 | 155.70 |
入院人数(万人) | 1.5 | 1.73 |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9.7 | 10.8 |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0.5 | 0.7 |
病床使用率(%) | 45.49 | 58.21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 7.8 | 8.1 |
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个) | 164 | 180 |
卫生人员数(人): | 726 | 803 |
卫生技术人员 | 681 | 716 |
执业(助理)医师 | 290 | 309 |
诊疗人次(万人) | 90.12 | 112.18 |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12.9 | 14.9 |
(三)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共设有县级医院2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6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所、县级卫生监督所2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在岗人员14319人。共设67个卫生院,床位4749张,卫生人员603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288人)。与2019年相比,床位增加256张,卫生技术人员减少86人(详见表11)。
表11 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
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卫生院数(个) | 67 | 69 |
床位数(张) | 4749 | 4493 |
卫生人员数(人) | 6037 | 6117 |
卫生技术人员(人) | 5288 | 5374 |
执业(助理)医师(人) | 2098 | 2244 |
诊疗人次(万人次) | 373.7 | 401.15 |
入院人数(万人) | 11.11 | 11.64 |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人次) | 7.2 | 7.2 |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床日) | 1.4 | 1.3 |
病床使用率(%) | 64.21 | 67.50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天) | 9.3 | 8.6 |
全市共设2984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812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3人、注册护士10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705人。平均每个村卫生室人员2.76人。与2019年相比,村卫生室增加10个,人员总数增加499人(详见表12)。
表12 村卫生室及人员数
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村卫生室数(个) | 2984 | 2974 |
人员总数(人): | 8695 | 8590 |
执业(助理)医师数 | 2064 | 1447 |
注册护士数 | 666 | 629 |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 | 5957 | 6514 |
乡村医生 | 7333 | 6263 |
平均每个村卫生室人员数(人) | 2.91 | 2.89 |
(四)农村医疗服务。全市县级医院诊疗人次达539.98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15.83万人次;入院人数38.26万人,比2019年减少6.44万人。卫生院诊疗人次为373.7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27.45万人次;入院人数11.1万人,比2019年减少0.54万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2人次和住院1.4床日,病床使用率64.2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9.3天。与2019年相比,卫生院医师工作负荷持平,病床使用率下降3.29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增加0.7天。村卫生室诊疗量达939.48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254.89万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3147.34人次。
四、病人医药费用
(一)医院病人医药费用。医院门诊次均费用259.2元,住院次均费用9830.2元。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34.72%,比2019年下降5.07个百分点;医院住院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26.28%,比2018年下降0.31个百分点(详见表13)。
表13 医院病人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
机构类别 | 门诊次均费用(元) | 住院次均费用(元)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医院 | 259.2 | 243.3 | 9830.2 | 8838.6 |
按经济类型分: | 256.9 | 244 | 9960.8 | 9021.4 |
公立医院 | ||||
民营医院 | 281.3 | 236.1 | 6978.7 | 6945.2 |
按医院级别分: | 296.2 | 267.5 | 12364.8 | 11077.8 |
三级医院 | ||||
二级医院 | 221.6 | 222.2 | 7437.4 | 6555.5 |
一级医院 | 179.8 | 157.3 | 5713.6 | 5371.6 |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次均费用100.3元,住院次均费用3768.1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52.34%,比2019年降低7.74个百分点;住院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21.78%,比2019年降低8.01个百分点。
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107.7元,住院次均费用3962.5元。卫生院门诊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55.25%,比2019年增长3.45个百分点;住院次均费用中药费占比为20.9%,比2019年下降3.55个百分点(详见表14)。
表1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
机构名称 | 门诊次均费用(元) | 住院次均费用(元) |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00.3 | 95.2 | 84.9 | 3768.1 | 3402.4 | 3225.3 |
卫生院 | 107.7 | 100.2 | 94.0 | 3962.5 | 3503.8 | 3104.2 |
五、中医药服务
(一)中医类机构、床位及人员数。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26个,比2019年增加36个。中医类医院9个,其中,三级中医类医院2个,二级中医类医院4个,一级中医类医院3个。中医类门诊部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14个。全市中医类医院床位3661张,比2019年减少93张(详见表15)。
表15 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机构类别 | 机构数(个) | 床位数(张) | ||
2020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19年 | |
总计 | 226 | 190 | 3661 | 3754 |
中医类医院 | 9 | 9 | 3661 | 3754 |
按经济类型分: 公立医院 | 6 | 6 | 3597 | 3670 |
民营医院 | 3 | 3 | 64 | 84 |
按医院级别分: 三级医院 | 2 | 3 | 1756 | 2486 |
二级医院 | 4 | 3 | 1841 | 1184 |
一级医院 | 3 | 3 | 64 | 40 |
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217 | 181 | - | - |
中医类门诊部 | 3 | 4 | - | - |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 214 | 177 | - | - |
中医类研究机构 | - | — | - |
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总数5376人,比2019年增加109人(增长2.07%)。全市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2250人,比2019年增加408人。
中医医疗服务。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88.62万人次,比2019年减少58.31万人次(减少23.61%)。其中:中医类医院147.29万人次(占78.09%),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41.33万人次(占21.91%)。全市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8.89万人,比2019年减少3.85万人(减少30.22%)(详见表16)。
表16 中医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量
机构类别 | 总诊疗人次数(万人) | 入院人数(万人) |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
中医类医疗机构合计 | 188.62 | 246.93 | 242.74 | 8.89 | 12.74 | 11.92 |
中医类医院 | 147.29 | 198.12 | 197.62 | 8.89 | 12.74 | 11.92 |
按经济类型分: 公立医院 | 144.89 | 195.38 | 196.70 | 8.86 | 12.69 | 11.89 |
民营医院 | 2.40 | 2.74 | 0.92 | 0.03 | 0.05 | 0.03 |
按医院级别分: 三级医院 | 57.38 | 131.61 | 127.64 | 3.23 | 8.60 | 7.85 |
二级医院 | 87.51 | 63.76 | 69.06 | 5.63 | 4.09 | 4.03 |
一级医院 | 2.40 | 2.44 | 0.81 | 0.03 | 0.03 | 0.01 |
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41.33 | 48.81 | 45.12 | - | - | - |
中医类门诊部 | 2.26 | 3.64 | 3.64 | - | - | - |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 39.07 | 45.17 | 41.48 | - | - | - |
六、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
(一)传染病报告发病和死亡。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6088例,死亡1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百日咳,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报告死亡数居前4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新冠肺炎,分别报告死亡6例、4例、3例、2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100%。
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08.04/10万,死亡率为0.27/10万。
全市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9499例,发病率为168.57/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100%。
(二)免疫规划情况。国家平台接种率监测系统显示,全市常规免疫卡介苗接种率99.96%,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99.75%,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99.72%,麻疹类疫苗接种率99.81%,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99.74%,流脑疫苗接种率99.69%,乙脑疫苗接种率99.75%,甲肝疫苗接种率99.79%。
(三)结核病监测。全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共接诊初诊患者9812例,初诊率为1.74‰,拍片率为100%,查痰率为91.03%。全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共登记肺结核患者1028例,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95例(病原学阳性患者617例),结核性胸膜炎3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62.01%。全市肺结核患者登记率18.22/10万、病原学阳性患者登记率10.94/10万。
(四)麻风疫情。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累计发现麻风病人3558例,累计治愈3125例,除死亡、外迁和其他减少外,至2020年底现有症状病人3例(均为多菌型病例)。2020年全年无新发麻风病病例。
(五)性病疫情。全市共报告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5种性病病例1055例,报告发病率为18.72/10万,比2019年报告发病率下降了14.40%,其中男性593例,女性462例。5种性病的分布地区无较大差异,人群分布以20-55岁性活跃人群为主,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近年来我市性病疫情呈现平稳态势,梅毒、淋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保持平稳。
(六)职业病防治。全市有7家乙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3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家职业病诊断机构。全市确诊职业病37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5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0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1例。复诊患者中有0例申请市级鉴定,鉴定结论维持原诊。
(七)地方病防治。全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6.06%, 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83.45μg/ L。
(八)寄生虫病防治。全市疟疾发病人数10人,发病率0.175/10万。
(九)精神疾病防治。全市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在册登记患者24533人,报告患病率4.35‰。在册患者中,男性12548(占 51.15%),女性11985(占48.85 %)。全市在管患者24416人,实际随访患者24416人,年管理率99.52%。
七、妇幼卫生
(一)妇幼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54%,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3%。孕产妇HIV检测率100%,孕产妇梅毒检测率99.99%。全年扎实推进免费新生儿四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项目,共筛查新生儿37489人。
(二)孕产妇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孕产妇死亡率为10.66/10万(死亡4人,住院分娩活产37519人),经省卫生健康委评审均为不可避免死亡。
(三)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全市婴儿死亡率2.43‰(死亡91人,住院分娩活产3751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7‰(死亡134人,住院分娩活产37519人)。
(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全市为3.6万人提供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国家免费孕前优生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3.97%,高风险率5.62%。
稳步推进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全市免费服用叶酸人数14945人。
(五)婚前检查保健。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79.68%。全市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达100%。
(六)妇女病查治。全市共进行宫颈癌检查175621人,乳腺癌检查180255人,均超额完成目标覆盖率。
八、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
(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共涉及16类食品、790份样本,共获得10290条数据。一是全市28家二级及以上哨点医院、85家乡镇医疗机构、2930家村卫生室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全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108820例。两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粪便标本412份。全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3起。二是食品污染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化学污染物监测样品520份,监测指标涉及六类126项;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完成八大类270份样品,监测项目涉及26项。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全市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5563个,从业人员24439人,持健康证23895人。卫生监督机构对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5057户次,监督覆盖率为90.9%;依法查处案件228件,行政处罚案件数228件。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供水)被监督单位207个,从业人员553人,持健康证532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6.2%。卫生监督机构对生活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198户次,监督覆盖率为95.6%;依法查处案件8件,行政处罚案件数8件。
(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及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全市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48家,从业人员500人,持合格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备案数54件。卫生监督机构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95户次,查处案件9件。全市监督检查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31家,监督覆盖率100%;监督检查单位数53户次;依法查处违法案件16件,行政处罚16件。
(五)学校卫生监督。全市被监督学校870所,教职员工74279万人,学生数970438万人。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725户次,监督覆盖率100%,依法查处案件0件,行政处罚0件。
(六)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全市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应监督机构15个,依法查处案件1件。全市放射诊疗被监督单位191个,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监护健康档案人数1840人,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人数1840人,依法查处案件6件,行政处罚6件。
(七)医疗服务、采供血和传染病防治监督。医疗服务经常性卫生监督110户次,监督覆盖率100%,依法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作出卫生行政处罚2件。全市血液安全被监督单位3家,经常性卫生监督6户次,监督覆盖率100%。传染病防治被监督单位78家,经常性卫生监督230户次,监督覆盖率100%,依法对传染病防治作出查处案件28件,行政处罚28件。
(八)计划生育监督。全市监督检查计划生育单位 71 家,监督覆盖率100%;检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556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245人;依法查处计划生育违法案件3件,行政处罚3件。
九、计划生育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47.2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02‰、自然增长率-1.3‰。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狠抓惠民政策工作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取得新进展,计划生育家庭获得感不断增强。
全面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在子女不满18周岁前每月不低于10元的奖励费政策,共向24.82万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励费1359.98万元,落实率10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深入推进,全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人数已达13.03万人,比上年增长26%,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2510.62万元。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关怀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全市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受益人群已达6171人,各级财政投入4991.22万元。
十、老年人口信息
(一)老年人口数量。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21.2万人,占总人口的22.2%,较2019年老年人口数增长0.7万人,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6.5万人,占总人口的17.1%,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数量136414人,占老年人口的11.2%;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52人。
(二)老龄健康事业取得扎实成效。全市有30万老年人参保。2020年,共计为4083位老年人提供理赔服务,比去年增加456人次,同比增幅12.57%,赔付理赔金达到1380余万元。为全市13420位90-99周岁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发放总额为966万元;为270位百岁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发放总额为97.2万元。
十一、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取得新发展。
全市计生协会员达到42.5万人,基层计生协组织3852个,全市各级计生协走访救助困难计生家庭8601户,发放救助金378.3万元;救助计生家庭大中专学生2438人,发放助学金204.19万元;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3905场次。
注解:
(1)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
(2)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3)民营医院指公立医院以外的其他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有限)、私营、台港澳合资合作和中外合资合作等医院。
(4)按成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市级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
(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教育机构、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7)政府办指卫生(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兵团等行政部门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8)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的医院、门诊部、诊所及科研机构。
(9)卫生人员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按在岗职工数统计,包括在编、合同制、返聘和临聘半年以上人员。
(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含公务员中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人数)、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11)执业(助理)医师指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且实际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员,不含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但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12)注册护士指取得注册护士证书且实际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不含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但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13)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按常住人口计算。
文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