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关注、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是构建“六全”心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学科”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岗位”育人、“全天候”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场所”关护的“六全”心育体系,着力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举措方面,实行“首课负责制”,即每天第一节课的教师,采取课前演讲、故事分享、微视频、音乐放松、集体唱歌、手指操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阳光5分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落实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中小学各年级每两周至少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至少召开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阵地建设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室面对面辅导、开设心理热线、网络邮箱,编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读物等方式,及时解答、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同时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适、自我保护的能力;学科渗透方面,注重五育并举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足开全音体美课程,鼓励通过远足、劳动教育等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创新形式和内容,提高工作实效;校园文化与校园安全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环境,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实行校园安全巡护。
三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市、县层面配有心理健康教研员,学校层面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以教研带动学科发展;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校本课程评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定期举办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分主题、分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辅导。2012年起,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教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职资格,建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培训机制。
四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家庭教育。拓展“一格十人”网格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指导,每学期为家长举办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或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家长预防和识别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亲子关系困难学生,通过家长会、“家校会谈”、家庭亲子咨询等,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正向支持作用。
下一步,市教育局认真吸收提案中的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齐配足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起开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周课时量,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讲座、个体与团体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用好用足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对重点群体建立“一生一案”,形成校长关注、教师关爱、同学关心的校内结队,做到校内友情结对、家中亲情沟通、途中温馨陪伴,形成闭环帮扶;充分发挥家委会职能,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指导丰富学生校外生活,协助做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推进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泰安市教育局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