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行政权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元数据
《关于深入挖掘传承泰山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做贡献的建议》的答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5号)
发布日期:2022-09-14 14:28 浏览次数:

尊敬的单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传承泰山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做贡献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传承发展泰山文化所做的前期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泰山历史悠久灿烂,象征意义深邃,自古被视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独特文化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形象标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深入挖掘泰山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全力推动泰山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泰山成为象征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标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一)深化泰山文化研究。一是成立泰山文化研究会。以泰山文化研究会为泰山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深入挖掘、研究、凝练、拓展泰山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增强泰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泰山文化研究会已吸纳对泰山文化研究有热情、有影响的各界会员201名。二是高层次选聘专家学者。夯实泰山文化研究智力支撑,已确定3名文化学者担任泰山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分别是: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齐鲁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志民先生;中华美学学会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杨辛先生。三是组建特聘专家智库。初步确定智库专家13名,首席特聘智库专家由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先生担任。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为做好泰山文化研究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撑。在体制机制上,以泰山文化研究会为载体平台,设立了泰山文献研究、泰山文物与考古、泰山文学艺术、泰山石刻研究、泰山文化与新时代发展、泰山宗教文化研究、泰山自然遗产研究、泰山民俗文化研究等8个专业委员会,围绕泰山文献古籍、石刻、书法、音乐、文学游记、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考古发掘,以及泰山文化内涵和新时代价值等,筛选一批研究课题积极研究并对上申报。泰安市政府与山东大学将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合作内容之一。四是强化运用现代科技进行阐释和应用。与泰安数字文化企业座谈、调研,与时俱进推动运用现代科技阐释和应用泰山文化,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体验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教育局会同市文化和旅游局等9部门制定下发了《泰安市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评选三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出台《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意见》,积极引导中小学结合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泰山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助力推进泰山传统文化繁荣与发展。我市《讲好泰山故事 传承世界遗产》等入选沿黄河流域9省首批优秀研学课程。2020年12月“中华泰山成人礼”暨倡导全市高中学生登泰山活动启动以来,累计18所高中学校1.5万师生登临岱顶,活动被新华社、半月谈、瞭望、山东教育报等媒体深入宣传报导,以丰富泰山文化和厚重泰山精神为泰安10万高中学子打好精神底色。

(三)高质量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高效扎实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新时代泰山文化价值的挖掘和阐释为基本内容,以示范性、标识性项目建设为支撑,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强泰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积极探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之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专班推进。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示范区建设由市委宣传部总牵头,发挥综合协调作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抽调专人成立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专班,采取专班推进、集中办公的方式,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同时,建立了月调度、季督导、年底总评考核的督导调度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泰山文化保护传承总体规划(2019—2035年)》的基础上完善提升,编制《泰山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已征求泰山文化、规划编制、文旅产业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建议。6月15日召开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汇报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文旅所所长周建明同志简要汇报了前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本次规划的总体思路,重点阐述了本次规划对泰山文化的再认知、泰山文化新时代价值诠释以及未来引领方向。《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行动计划》(2022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以两办文件形式印发执行。《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初稿已报省委宣传部审议,初步形成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相互结合推进的工作态势。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推动重点突破。为发挥重点项目对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确定了2022年重点推进的十大示范工程项目。

(四)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46家,通过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弘扬泰安优秀传统文化。策划系列主题展览,举办专题讲座和非遗展演,开展公益“鉴宝”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肥城市陆房战斗纪念馆“陆房突围胜利展”获第四届全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优秀奖”,泰山石敢当博物馆“泰山石敢当文化进校园”和泰安毛公山红色文化博物馆“讲好红色故事 传成红色基因”分获第二届、第三届全省博物馆优秀教育活动案例,肥城桃文化博物馆“一梳百顺”系列产品获文博创意产品奖。围绕“三下乡”“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发放宣传资料,赠送文创纪念品,推动博物馆“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宣传文博知识,增强广大市民对博物馆的认知度,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辑出版《泰山文献系列丛书》、《泰安文物大典》、《泰安市馆藏文物精品集》,展示文物保护和普查成果。依托“慧游泰山”宣传平台,拓展博物馆文物信息资源,宣传泰安泰山。充分利用博物馆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开展宣传展览活动,推动线上展览展示,满足群众疫情期间对文博知识和信息的需求。

(五)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大汶口遗址汶河北岸区域已发掘房屋遗迹保护工程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50%以上,遗址展示系统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大汶口遗址(新石器)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加大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力度。2021年,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经费3986万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项目计划获批24项;审核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方案10项;核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方案5项;完成3项省保修缮工程初验,完成3项安防工程终验。加强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完成泰师附校虎山校区等20余项建设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完成晒书城遗址等4处遗址的考古发掘。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和文保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及绩效考核工作。推进博物馆发展建设,征集社会发展变迁物证27件(套)、310件。组织开展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开展检查巡查238次,有效确保全市文物安全。

(六)文旅新业态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碧霞湖、泰山九女峰、徂汶景区创建省级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泰山区泰前街道、岱岳区道朗镇、东平县旧县乡列入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名单。岱岳区天颐湖休闲小镇、九女峰休闲度假小镇、肥城市潮泉生态康养小镇获批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里峪、东西门、掌平洼等18个村庄获批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岱岳区“故乡的云”“八楼氧心谷”2家民宿获评为省首批五星级旅游民宿、肥城市“桃花海唐乡”获评为省首批三星级旅游民宿。泰山研学成为“黄河流域研学联盟”首批成员,进一步扩大了泰安研学领域影响力。泰山天颐湖景区入选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肥城市(桃木雕刻)、东平县(渔家文化) 被命名为2021-2023 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被认定为山东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借助“泰山”品牌优势,深入推进“文旅+体育健身”融合发展,泰山国际登山比赛、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中小学生登泰山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多年,泰山国际登山比赛及全国全民健身登泰山比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泰山国际马拉松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持续举办T60、穿越泰山马拉松、徂徕山户外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已成为泰安“流动的景点”,泰安旅游、康养、体育融合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泰安泰山户外运动旅游线路入选2021年十一黄金周山东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联合市体育局研究制定《泰安市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精品路径管理办法》,并评定出2021年度7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示范项目、3个精品路径。

(七)泰山文艺创作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开展“春韵泰山”泰安市文艺精品剧目云展播,集中展出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墙头记》《两狼山上》《官箴碑》,杂技《魅力泰山》,歌舞《天歌》《日出泰山东方红》等56台节目。组织开展“泰安市画院画家个人作品线上展”和“泰安市美术暨民间工艺精品展”等一系列迎新春云展播展览活动,与线下展览交相呼应,雅俗共赏共贺新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好评。影视创作取得明显成效,拍摄完成了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你的青春在哪里》、15集电视剧《红色经典伟大传奇》,反映挑山工精神的《铁肩》《宴无敌》《脊梁》,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电影《春天花盛开》、电视纪录片《新村纪实》,爱情故事片《走出皇宫的女人》,青春故事片《杜鹃花开》《汶水汤汤流过大地》,展现泰安产业转型升级的电视剧《我们都是追梦人》,记录泰安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泰山名吃”饮食文化系列》(第一季),讲述泰安非遗文化、民俗故事、美食文化的108集动画片《趣话泰山》,电视剧《战地情书》《大汶口》。

(八)创新做好泰安文创产品。成功举办2020年度泰安十大伴手礼评选活动,评出泰安十大伴手礼10件,提名奖10件,入围奖20件。成功举办山东省文创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对接暨泰安市十大伴手礼推介活动,泰安市金牌导游向与会人员推介了2020年度泰安十大伴手礼。组织了2020年各文创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创作者与落地转化单位进行了签约,推动一批优秀文创产品成功完成成果转化对接。省文旅厅为“文创产品进景区”活动第一站泰山景区授牌,正式启动“文创产品进景区”展销活动。强化文旅品牌推广,组织、参加2021“山东人游山东”暨环泰山西湖徒步游活动文旅商品展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活动山东物产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文创展、新兴领域青年助力新经济大展泰安文创专区、2021第九届北京国际旅游装备博览会、2021济南花博会16市文化和旅游商品展示活动等展销活动。组织15家企业32件(系)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荣获2金2银的优异成绩,其中9件作品入选全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推荐名单。组织参加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我局推荐的南国音韵系列香薰、吉祥桃木系列伴手礼荣获金奖。成功举办2021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暨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评展活动,共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多家企业和个人参赛,3000多件桃木和桃文化实物作品参与展出和评奖,共评出特别大奖1个,金奖10个,银奖16个,铜奖26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进泰山特色研学旅行工作。一是深入挖掘研学旅行资源,加强研学基地建设。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结合我市文化、历史、地理、红色等特色资源,遴选建设一批市、县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二是完善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加强综合管理。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研学旅行示范课程、示范基地、示范学校创建评选工作。三是强化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初中起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推进泰山职业学院与中职院校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支持职业院校设立旅游服务、文化艺术等与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力度,提高研学旅行在课程开发、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

(二)持续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今年,将重点推进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10个示范项目建设。 

一是泰山博物院。目前,《泰山总规》已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目前正在按照论证会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泰山博物院设计团队已拿出两轮设计方案,计划6月中下旬进行第三轮研究讨论;正在加快土地手续、详细规划及展陈设计方案等工作。二是大汶口遗址考古保护项目。深入挖掘大汶口遗址在中国史前文化和古代文明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推进大汶口遗址汶河北岸区域已发掘房屋遗迹保护工程,争取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国家评定,逐步建成保护科学、展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活泼、观众参与度高的开放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成立以分工市领导为组长的专班,大汶口遗址北岸区域已发掘房屋遗迹保护工程进行主体建设。三是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机械工业出版社、时代天华、人天书店、龙岳传媒等项目正在快速建设;围绕印刷设备制造与销售短板精准策划的美国冠龙智能绿色印刷项目,6月份市领导带队赴苏州完成了新一轮洽谈并取得较大进展;全国唯一的图书版权交易中心项目,服务管理和交易平台正在完善,运营方已达成合作意向;后浪出版社项目完成线上签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紫峰文化传媒等一批在谈项目也都进入了最后的洽谈阶段。四是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一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体验中心、创意商业中心、双创中心等项目土石方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地下车库施工。二期建设数据中心和国学体验中心已经开工,计划年内完成主体建设。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引进、孵化企业100家以上,带动就业3000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1亿元以上。五是泰山秀城项目。由陕旅集团和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合作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590亩,以展示齐鲁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泰安府、水浒、山海经、齐鲁春秋、现代科技5个主题文化区,大力发展旅游演艺、民俗美食、科技娱乐、国潮文创等多种业态。目前,泰安府主题文化区和红色文化演艺项目已经建成运营,正在进行二期齐鲁春秋文化、水浒文化、山海经文化、现代科技等文化主题区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我市将形成“登泰山·玩秀城”的文旅新格局。六是泰山论坛。打造“泰山论坛”高端学术研讨品牌。加快泰山论坛永久会址选址与建设,将“泰山论坛”打造成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端学术研讨品牌,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扩大泰山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视疫情择期举办第二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目前正在筹备中。七是泰山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项目。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明确保护范围、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分期分批实施泰山古建筑、石刻修缮保护。重点推进岱庙、关帝庙、红门宫、万仙楼、碧霞祠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成泰山消防安全提升工程。在已被评审定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目前在山东省推荐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评审中列第一名。八是齐长城(泰安段)保护工程项目。对泰安市境内27个点段、长约65000米的齐长城,分期实施重点保护,确保齐长城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岱岳区编制完成齐长城遗址岱岳段监控平台建设方案。齐长城肥城段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工程目前正在推进政府采购手续;组建18人齐长城保护公益性岗位队伍,加强齐长城保护管理工作。泰山景区正在编制齐长城遗址智慧安防系统设计方案。九是泰山文化传承文献项目。《天下泰山》大型图文画册6月份付印;《泰山文化研究—寻找封禅之路》10月底见样书;《中华泰山文库》确定《泰山道教史》等卷作为2022年申报书目,完成《宋代东岳祭祀与信仰研究》《泰山石刻语言文字研究》2卷的终审排版;《泰山编年通史》6月份进行二校复核,月底交出版社;城市书房建设项目按照计划推进中。十是文艺创作。电视纪录片《大泰山》完成泰山春秋冬三季自然风光、传统文化节日、周边景点及国外景物的拍摄工作。目前,八一电影制片厂刚解封,正在对《徂徕烽火》剧本进行深入修改和调整。《徂徕山花》邀请省内专家组成主创团队,并完成了剧本初稿创作。在创建过程中,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相得益彰。

(三)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立足把泰山博物院项目“做成一个最生态、最和谐、最活泼、动感强的博物院”“做成全国顶级的博物院”目标定位,组建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沟通合作,整合普照寺、泰山书院、五贤祠、三阳观等儒释道优质文化资源,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积极推动各项任务落地,使其成为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泰山文化和旅游高度融合的靓丽名片。2022年,泰安文物工作将继续坚持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立足本职、开拓进取,着力构建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推进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工作。

(四)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打造泰山文化发展新高地、泰安文旅融合升级版”的部署,做强做优精品旅游产业,全力推进热带风情园、泰山石敢当文化园等文旅大项目建设,确保早建成早见效。改造提升现有景区景点品质,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现有资源的市场竞争力。策划包装一批文旅补链、强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旅融合现代产业体系。适应文化旅游消费个性化、品质化、高端化需求,大力实施文旅+战略,推动研学游、民俗游、文化游、会展游、体育游、康养游等业态发展,重点推进泰山文化研学游。加快村庄景区化培育,构建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民宿聚集区。继续举办泰安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五)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等历史机遇,加强区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实施精准营销,加强泰安文化旅游品牌宣传,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拓宽传播渠道、优化推广模式,开展好文化旅游形象宣传、产品营销和线路推送等营销推广活动。用好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传播平台,强化“中华泰山•天下泰安”品牌形象宣传。继续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泰山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泰山国际文化论坛、肥城桃花节、宁阳蟋蟀文化节等节会活动,不断提升泰安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推动做好电影《挑泰山》、泰山文化系列纪录片《追随泰山的脚步》的摄制工作。

(六)持续打造泰安文创品牌。举办2022中国泰山平安文化旅游商品大赛。深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商品创意提升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泰安、泰山文化文创商品,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和旅游商品的创新研发能力。条件成熟时举办2022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商品与装备博览会,推进旅游与会展的融合,搭建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装备展示、营销的平台,拓展我市文化和旅游商品企业销售渠道。持续打造“平安泰山礼”“泰安十大伴手礼”品牌,在“平安泰山礼”母品牌的基础上,延伸打造泰山玉、泰山茶、泰安文创等子品牌,按照资源优势进行差异性塑造,互补性整合;推动“平安泰山礼”品牌标识系统注册落地,依托协会或第三方合作组织,设计完整的“平安泰山礼”视觉识别系统;整合渠道体系,加大在各营销渠道对品牌形象的推广力度。

再次感谢您对传承发展泰山文化的关心和支持!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教育和文化旅游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辑:(本站原创)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