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鼓励泰安市企业创新创业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对提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该提案立足我市实际,客观分析了我市企业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对鼓励我市企业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情况
泰安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在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深化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创业。
一是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泰安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意见》《泰安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泰安市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管理办法》《泰安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泰安市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专项计划管理办法》《泰安市支持技术转移政策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泰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办法》《泰安市创新券补助实施细则》《泰安市孵化载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组织发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培育扶持一批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科技金融不断深化融合。大力推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实施省、市、银行风险共担机制,与18家银行签订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业务合作协议,对纳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并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落实省财政政策给予贴息支持。2022年全市贷款总额达到11.4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科技金融服务更加深入。2021年成立泰安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针对泰安市科技金融资源匮乏的实际,从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入手,千方百计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形成了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模式。实地走访企业150余家,调研融资需求,提供专业的咨询辅导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成功举办4场投融资对接活动,邀请40余家(次)市外投资机构与全市120余家企业对接,组织29个优秀项目开展路演,与投资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合作意向4项。
三是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加强。成立泰安市技术转移工作服务队,全市技术合同登记2899项,成交额95.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44%,技术合同认定技术交易额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54%,成果转化服务更有针对性。
四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自2021年起,重点围绕全市13个产业链(集群),连续两年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立项支持市级重点研发计划,75个科技项目成功揭榜。共有156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全市对上争取省级科研项目120余项,立项数再创历史新高。
五是科技人才智力引育更加高效。2022年,举办山东大学—泰安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暨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和齐鲁工业大学“千名专家进企业—泰安行”活动,邀请知名高校院所来我市开展精准对接。2023年,大力实施“双百行动”,围绕市重点产业链,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三条线”,累计组织100余家企业,赴中科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4所高校院所举办科技对接活动。邀请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研所的370余名副教授或博士以上专家参加来泰,举办55场技术交流或项目洽谈会,240余家企业参会,面对面与专家深入对接交流,实地调研企业150余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委员提出的建议,将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扎实推进“双十工程”项目实施,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支持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突破行业领域内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实施“十大成果转化项目”,鼓励智能制造领域关键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坚决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效,不断探索科技项目评价机制。
二是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支持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紧盯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放大科技担保资金池,发挥“鲁科贷”作用,用好各类基金,强化泰安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积极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的融资难题,促进全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支持技术转移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指导设立泰安市技术市场协会,组织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泰安市技术交易中心,强化网上技术市场技术服务功能,落实技术转移补助资金,健全全市技术市场“一厅一网一资金”的发展模式。
三是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助推人才引进。组织实施“双百行动”。开展好“百名专家泰安行”活动,通过举办高端研讨会、发展论坛、科技成果对接会等活动,邀请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突出、行业带动力强的高层次专家人才来泰。开展好“百家企业进院所”活动,针对重点企业发展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高校院所聚集度高的地区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引育活动。立足科技部门职能,围绕校城融合“六大工程”,搭建驻泰高校与我市企业科技合作的桥梁,用好用活驻泰高校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进驻泰高校更多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组织“登高望远•选择泰安”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挖掘储备一批科技人才“潜力股”。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点对点”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
2023年7月24日
联系科室:高新科
联系电话:699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