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张红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结合市卫健委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提案中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实事求是地提出了青少年近视的严重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和危害,同时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水平很有启发和帮助。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目标职责,加强防控组织领导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教育、卫健、体育、市场等多个部门定期会商,开展工作协调和情况通报,共同研究部署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各相关部门落实部门责任,履行各自职责。市教育局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泰安市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建立起多部门合作、课题化研究、个性化施策、系统化推进、示范化引领、长效化防控的综合防控机制,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市年度工作计划,加强政府部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教育观、成才观,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二、强化保障措施,夯实近视防控基础
一是全面改善学校设施配备。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山东省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达标计划》,逐步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其中肥城市、东平县投资近1500万元完成了属地中小学校1400余口教室的灯具改造,学校采光照明条件全部达到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标准统一采购和使用课桌椅,学校每月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调整学生座位。二是科学使用多种媒体教学。各学校严格按照要求确定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线上教学期间,视屏时间小学生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视屏时间小学生不超过1小时,中学生不超过2小时,每天安排眼保健操和线上体育课,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用眼休息时长。三是加强中小学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严格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设立医务室、卫生室或保健室等,配备必需的器材和药品,多渠道配备专职校医和专兼职健康保健教师。各学校每年进行1次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100%,推广健康体检电子档案现场采集;每学期开展2次中小学生视力筛查,按要求将包括左右眼视力和屈光度的数据上报至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平台。四是建立健全儿童视力防控服务体系。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县、乡、村眼病防治三级网络,加强眼科科普知识宣传,推广眼科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探索建立基层眼病防治模式,制定了《泰安市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保项目考核内容,2022年我市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6.67%。五是强化近视等学生常见病监测。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扎实开展近视等学生常见病监测,自2018年启动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每年联合印发《泰安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实施方案》,近年来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2022年实现学生常见病监测项目县市区全覆盖。监测从学龄前儿童至大学的青少年共计1.5万余人,检测教室环境228间。六是开展眼镜产品、验配机构及虚假广告清理整顿。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眼镜类产品和验配机构专项检查,将学校周边重点点位、服务学生重点门店、以往不合格企业作为检查重点对象,共检查眼镜制配场所72家,各类计量器具336台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份,查处不合格计量器具3台,培育计量诚信示范单位13家。通过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治的安全性有效性。
三、实施综合防控,创设“防近”氛围
一是落实双减政策,增强学生体质。我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严格执行《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和“五项管理”、“双减”政策,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和睡眠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探索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二是组织全员学习,强化目标管理。组织全市教师线上学习《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评价。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常态机制。建立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爱护眼睛,提高视力,振兴中华”的氛围。各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校园广播、黑板报及定期进行防治近视的讲座等形式,对每位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录制公益访谈节目、邀请眼科专家线上直播、发布近视防控科普知识、优秀慕课大赛等形式,广泛向公众讲解如何科学用眼、保护视力,普及近视防控知识,增强学生爱眼护眼意识,提高学生用眼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学校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程表,建立眼保健操检查评比制度,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节课授课教师要到学生中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四是开展校医培训,强化标准宣贯。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教育局举办专兼职校医和保健教师的近视防控业务技术培训,精心组织印制包含教学环境建设、近视防控等内容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技术方案等内容的《学校卫生工作资料汇编》,强化近视防控标准和技术的宣传贯彻,提高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科学防控近视的能力。
总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意义重大、影响长远,需要各方参与、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全市近视防控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明确部门职责。按照国家《实施方案》和省《推进计划》要求中部门职责要求,协调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相关部门,综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工作,形成教育、卫生为主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加大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力度,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全国爱眼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眼视光健康宣传教育,提高预防保健意识,提升公众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科学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三是强化考核评估。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们将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加强督导检查,对未实现年度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目标或排在后位的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和幼儿园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泰安市教育局
2023年6月29日
联系科室:市体卫艺教研室
联系电话: 8204856
(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