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523R/2025-000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专家解读 |
解读专家:山东众成清泰(泰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政府法律事务部主任、泰安市党政一体法律专家库成员 李伟刚
《泰安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24年12月10日经泰安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12月30日印发,并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就《办法》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依据等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国家相关政策情况
当前,国家层面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主要政策依据是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2017年8月1日下发《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7〕109号)。该《指导意见》从引导有序停放车辆、推进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和建设、规范运营服务行为、保障用户资金和网络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在规范企业运营服务方面,《指导意见》要求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营服务能力建设,线上充分利用车辆卫星定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管理,线下要合理配备服务团队,加强车辆调度、停放和维护管理。在引导用户安全文明用车方面,《指导意见》规定用户应当严格遵守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关规定。同时,《指导意见》规定各城市可以根据各自实际建立适合本地的车辆投放机制,规定各城市可根据城市特点、公众出行需求和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定位,建立与城市承载能力等相适应的投放机制,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合理有序投放车辆,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指导意见》为地方政府探索建立适应各自城市发展的地方政策提供了依据。
二、法律法规规章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骑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年龄进行明确,规定骑行自行车需12岁以上、骑行电动自行车需16岁以上。《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制定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和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投放、管理等措施。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企业应当落实安全责任,配备充足运维人员,加强车辆检测、维护和停放秩序管理。《泰安市停车管理条例》规定城市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的类型、数量、区域等做出科学评估。同时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加强管理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经营管理者应当加强线上、线下管理和服务,规范用户停放行为,并及时整理违规停放车辆,回收故障、破损车辆。以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为我市制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政策文件提供法制保障。
三、外地市经验做法
互联网租赁自行管理属于新生事物,但也有些先进地市出台了地方立法或政策文件。北京市2023年7月出台《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监督管理办法》,针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一体化监管体系,为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保障。深圳市2021年8月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若干规定》,明确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定位和发展原则,规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可实行总量控制,同时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执法监管赋予必要的保障手段。桂林市2023年3月出台《桂林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动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从企业管理、车辆调度、停放管理、注册管理、权益保障、骑行费用、信息保护、信息报送、投诉处理、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公平竞争、信用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对运营企业的运营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以上外地市的有关规定,为我市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供了参考。
四、适应本地管理情况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已经成为全国各级城市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在制定《办法》时,主要针对当前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部门职责不清、车企无序投放、管理措施不明等问题,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针对部门职责不清问题,《办法》明确了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大数据、消防救援等部门职责,还明确了城市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分工,为下一步相关部门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二是针对无序投放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办法》规定根据骑行量、城市空间承载力、交通供给结构等因素科学评估投放总量,实行总量有序调控。三是针对日常管理问题,明确要将投放车辆接入监管平台,科学划定停放区域,引导规范运营企业和用户规范有序停放车辆。同时,建立运营管理服务评价机制,督促运营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相关制度设计科学,可以有效保障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有序、严格管理。
综上,《办法》制定具备法律依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相关管理措施合理、得当、有效,能够充分适应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实际。《办法》的出台必将使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