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政发〔2021〕6号 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科创名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8-24 15:19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

  《泰安市科创名地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泰安市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9日


泰安市科创名地建设实施意见


  为加快培育科创名地,持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四个面向”工作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人才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科教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越和各类创新平台数量众多、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高等优势,抢抓济泰同城加快布局等战略机遇,积极发挥“科创中国”试点品牌、印染领域唯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创新主体、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科创名地建设步伐,为实现泰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基本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教产融合深入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新活力充分迸发,“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1.加快推进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科研诚信管理、科技金融、高企培育等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科技工作运行机制,依托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功能有机聚合,将泰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打造成为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泰安高新区管委,泰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2.持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力建设泰山智慧谷、泰山创新谷、东部大学城、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两谷一城一中心”,形成创新要素“中领、谷汇、城聚”新格局。依托泰山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积极构建平台、联盟、团队、基金、园区(基地)“五位一体”智能制造体系,加速形成我市智能制造产业新优势。立足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纺织印染等优势产业,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引领相关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到“十四五”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30项以上,引进一批院士团队,培育发展一批百亿级企业,力争形成五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泰山区、岱岳区政府,泰安高新区管委)

  3.创新科教产融合新模式。依托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平台,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化校企合作,着力发展教育部“1+X”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扩大订单培养招生规模,联合培养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4.不断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需求导向,统筹汇聚科技资源,逐步形成校地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推动我市与中科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大学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人才、项目双对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我市产业政策优势和山东大学智力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做好山东大学(泰安)智能地下空间研究院建设工作,加快推动智能地下空间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集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二)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1.加强重点优质企业培育。重点围绕以单项冠军、瞪羚企业、“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推动现有优质企业持续提质扩规,不断提高优质企业规模占比,推动优质企业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积极引导相关企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持续培强科技创新型企业、培优高新技术企业、培植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科技强企方阵。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达到80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国家及省、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支持相关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鼓励有潜质的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通过平台提质升级,提高企业汇集创新资源、吸纳创新人才、集聚创新优势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市域内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输变电、纺织印染、生态环境、卫生健康与公共安全等领域,新建一批县级实验室,发展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稳定培育一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逐步构建起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三级实验室体系。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培育力度,探索构建“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集聚”联动机制,积极推动现有平台提质增效、扩规增量,力争实现工业园区、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覆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支持各县(市、区)、功能区开展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端技术创新中心、新兴学科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1.建强泰山创新谷。探索“理事会+事业单位+公司”的运行机制,创新运营方式,打造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交流培训、科技创新云平台为一体的“5+1”服务体系,完善开放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提升高端科技资源汇聚能力,形成在全省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泰安高新区管委,泰山科学院)

  2.打造泰山智慧谷。科学规划物理空间、优化布局,以“六智”(智创、智汇、智享、智融、智联、智聘)平台为支撑,吸引聚集高端人才、高位平台、高新技术、高创项目,聚力打造全市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宝地、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基地。(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泰安高新区管委)

  3.加快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运行和发展模式,加快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引导和推动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支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推进山东省智慧康养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坚持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发展主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集聚人才、技术、资金、基地等创新资源,搭建创新要素紧密交融、创新能力支撑有力、经费来源持续稳定、产业机构提质升级的发展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有机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全产业发展链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残联)

  5.加快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发展建设。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以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以市场化方式组织创新资源、确定科研方向、开展重大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无缝对接。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环保生态产业,吸引和新建一批专业研发机构,落地转化一批先进科技成果,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产业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泰安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四)统筹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

  1.全域推进试点建设工作。以建设“科创中国”试点为契机,推动创新资源向县(市、区)、功能区流动,向企业聚集,助力实现科创兴县(市)。力争与100家全国(全省)学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100家创新创业平台,实现1000家企业应用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创新资源,推广转化1000项科技成果,形成全面覆盖、协同高效的科技经济融合组织体系。(责任单位:市科协)

  2.搭建对接服务平台。争取中国科协在导入资源、建设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借鉴浙江省嘉兴市模式,打造“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做实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泰安高新区)工作基地,组织开展“海智专家泰安行”活动,积极引进海外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人才和项目落地落实。依托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泰安分中心,整合“科创中国”平台资源及全国学会、高校科研单位资源,加快建设“科创中国”平台泰安分中心。(责任单位:市科协,泰安高新区管委)

  3.整合全链条创新要素。借助全国学会资源,在泰安打造国际性、全国性常设学术交流平台,打响泰山论灸、中国免疫力经济论坛、交通运输领域复合材料科技会议等学术会议品牌。重点加强与全国学会及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山东中医药大学泰安健康管理平台、泰山黄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实施学会助企工程,引导企业用好“科创中国”平台人才和智力资源,分产业领域实施包保责任制,对需求征集、组织对接、落地实体项目等环节盯紧靠实、全程服务,建立企业家、科学家无缝对接通道。充分发挥县级科协及所属学会、高校和企业科协作用,建立一支懂科技、懂管理的高素质科创联络员队伍,促进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成立市级科技信息服务团,加大中国科协企业科技信息项目应用力度。(责任单位:市科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委 、省政府工作部署,参照省级做法,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全面负责科创名地建设工作。成立“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试点情况,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县两级党校要围绕科技创新,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创能力和水平。持续树立尽职免责、鼓励担当的工作导向,努力营造铆足力量干工作、齐心聚力创名地的工作氛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党校、市科技局)

  (二)加强培育引导。坚持市县两级联动,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培育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加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指导工业企业争创“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建立市县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对在建和已建成但未达到相关认定标准的研发机构进行重点培育,全面提升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入融合,坚持“高精尖缺”标准,完善海内海外并举、创业创新共引、团队个体并重、长期短期衔接的引才体系,引进一批产业急需紧缺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依托国家相关人才计划和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抓好重点人才特别是省级以上重点人才的引进培育;依托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平台,争取更多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获省级扶持。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计划、省服务业专业人才和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遴选、推荐工作。鼓励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专家人才申报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指导帮助相关单位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及时研究解决博士后引进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重点人才来源国家(地区)和国内重点中心城市建立离岸研发中心、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和市外孵化器,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

  (四)加强培训宣传。紧盯全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双50强”企业的人才示范效应,适时开展国家、省、市各级人才工程和人才政策宣讲会。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讲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扩大政策普及面。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应报尽报、应升尽升”。组织行业协会、学会等相关服务机构,深入企业进行研发机构建设培训辅导,为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精准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协)

相关文件:关于对《泰安市科创名地建设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来源: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