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牵头单位 重点工作 参加单位 上半年进展情况 全年进展情况
41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全面落实五年过渡期内“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印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厘清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和功能区工作职责。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今年全市已安排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4496万元,投入力度保持总体稳定、稳中有增。
42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深入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截至6月底,全市共认定监测帮扶对象546户、1584人。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问四查一监测”集中行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落地。共排查脱贫享受政策户3.5万户、一般农户91.8万户,整改问题2612个。
43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统筹各类资源,连片打造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扎实推进东平县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推动衔接推进区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实施规划已上报省乡村振兴局审核,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44 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乡村振兴局 扎实做好东平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后续帮扶工作,加大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扶持力度,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1.组织开展省审计厅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报告指出问题的整改落实,以市政府名义向省审计厅报送了整改报告。按照省滩区迁建办的部署,组织东平县开展了黄河滩区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排查整改工作,并分别形成报告上报省滩区迁建办。
2.组织县市区、功能区开展2022年移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批复工作,并进行市级技术审查;督促各县市区及时报送2022年移民人口核减结余资金项目计划,开展现场实地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批复;组织县市区、功能区开展2022年项目招投标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45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推行“田长制”,坚决守牢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557万亩、50亿斤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 1.据农情调查统计分析,全市夏粮播种面积为251.1万亩,预计单产474.03公斤,比去年增7.86公斤,增长1.7%,预计总产119.03 万吨,比去年增2.54万吨,增长2.2%。
2.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级评审和省级核查,已完成立项批复和实施计划批复。县级正在开展招投标,确定项目建设单位。
46 市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全力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大推广力度,截至目前已达89.5%。
47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创建认证工作的通知》,认定11家公司(合作社)为2022年度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48 市林业局 积极推广林下经济。 新发展林下经济3650亩,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达到31.16万亩。其中:林下种植面积6.85万亩,林下养殖面积4.61万亩,采集加工1.30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6.36万亩,其他2.04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合作社69个,社员951人。
49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推广减肥减药节水等关键技术。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发布作物施肥配方16个,进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间指导23次;开展肥料田间试验、土壤墒情监测;扎实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落实绿色种养循环项目资金1400万元。落实小麦病虫害防治资金2933万元,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52余万亩。
50 市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目前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
51 市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 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无疫区建设,支持规模化养殖场改造提升。 巩固生猪发展成效,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逐级压实责任,细化“两抓两保”任务。据统计,目前全市能繁母猪存栏量13.61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508家。无疫区建设顺利通过省、国家评估组验收。
52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深入实施种业提升工程,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3个以上。 印发《泰安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征集开展了26个小麦新品系遴选比较试验和42个小麦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征集部署了18个玉米新品系遴选比较试验和42个玉米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全市通过国审小麦新品种6个(其中旱地小麦1个),引种玉米新品种5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13个。
53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抓好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繁基地和省级小麦、蔬菜、大豆良繁基地建设及品牌培育。 新泰市国家区域性蔬菜(百合)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完工,并投产运行。东平大豆制种大县获农业农村部认定,中央直接投资4000万元。肥城市小麦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获省级认定。
54 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优化提升乡村人才工程,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持续增长。 1.报送 2022 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25人。
2.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切实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1543人次。
55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实施“粮头食尾”工程,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牵头成立了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全市筛选出119家规上食品企业,建立了“三级四类清单”台账,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建立了企业“白名单”,与人民银行合作,更新制定了“兴农政策联合贷”。1-5月份,全市119家现代食品产业链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0.06亿元,同比增长13.9%。继续搞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推荐,推介泰山区省庄镇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推荐东平县“生态山水地,滨湖休闲游”为2022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游行夏季精品景点路线,不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56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引进培育一批食品加工制造“链主”企业,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评选了6家食品加工企制造“链主”企业,以“链主”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57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实施优势产业提升工程,做大做强泰山茶、有机蔬菜、优质奶业等十大农业特色产业。 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1.5月20日成功举办了以“好品山东·‘樱’该有我”为主题的2022中国·新泰樱桃节。做好第十八届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各项筹备工作。
2.印发《泰安市“十四五”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方案》。岱岳区成功申报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上半年全市奶产量10.78万吨。
3.全市茶园面积共计5.71万亩,同比增加0.18万亩,茶产量622.8吨,产值58362万元。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
58 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抓好肥城桃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泰山板栗、东平湖鲤鱼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1.审定桃新品种1个(七月肥)。建设肥城桃培优园3处,示范推广增施有机肥、高光效修剪等培优关键技术。先后举办肥城桃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指导肥城桃生产管理,推广培优技术。
2.东平县完成池塘整理提升改造100亩,完成东平湖增殖放流鲢鱼、草鱼和河蟹等优质鱼蟹苗种1680余万尾。
3.举办板栗修剪管理培训。泰山板栗集中种植区实施水肥一体化,推广使用原液生物菌液肥。
4.推广标准化栽培新技术。指导好肥城桃和泰山板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
59 市畜牧兽医事业服务中心 实施奶业振兴计划,推动现代化奶业扩规升级和奶业基地建设。 印发《泰安市“十四五”奶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奶产量10.78万吨。
60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加强泰山螭霖鱼保护利用。 向省农业农村厅呈报泰山景区《2022年度泰山螭霖鱼增殖放流项目实施方案》,计划放流泰山螭霖鱼13万尾,增加螭霖鱼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量。
61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实施农业经营主体“上规纳统”工程,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大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推进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新增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0家以上。 对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认定监测。加强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新泰市楼德镇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022年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正在申报中。指导东平县科学完善省级产业园创建方案和资金使用方案,向省厅进行备案。岱岳区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6月23日召开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第九次全体会议,研究安排2022年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和农民用水示范组织申报评定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开展2022年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申报以及示范社系统填报工作。
62 市商务局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新泰:建设县级电商中心1个,乡镇级电商(物流)服务站20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100个;肥城:已建设县级电商中心1个,乡镇物流服务站14个,已有100个村点具备快递服务。
63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 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培育、管理和保护。 1.上半年,我市有1个区域公用品牌、7个企业产品品牌入选山东省第七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品牌数量列全省第二;评选出2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3个企业产品品牌。
2.全面实施“一村一标”工程,对优势产业品牌进行培育。全市新增地理标志商标3件,地理标志商标总数达57件,居全省第5位,“泰山茶”“楼德煎饼”“龙廷丹参”“肥城(桃)”入选山东省重点地理标志保护清单。
64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上半年实施高标准农田、绿色种养循环、渔业增殖放流等项目20余个,总投资3.91亿元。
65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继续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新建市级示范区12个以上。 截至6月份,12个市级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大部分示范区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个别示范区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根据省委农办要求,对岱岳区九女峰、新泰市羊流镇、东平县老湖镇三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进行市级审核、省级复审,目前相关档案资料已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各县市区、相关功能区参加央视评“我最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评选活动,目前我市共20个示范区(村)上榜,在线宣传展示我市齐鲁样板美丽风貌。
66 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纵深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绿化美化五大攻坚行动。 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 1.印发《泰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
2.今年全市新增63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开工225个,全市11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开工5处。全市62个建制镇67个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27万余吨,配套管网建设480余公里。
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
4.完成村庄绿化716个,栽植各类苗木166.7万株。
5.起草完成《泰安市2022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并按程序印发实施。
6.新泰市已完成100户年度改厕任务,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按照整村推进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改厕工作。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农村改厕服务站272个,建设后续管护信息化平台6个,抽粪车配置370辆,配备管护保洁人员672人。
67 市水利局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1.继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今年完成投资3.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9.7%。
2.出台《泰安市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推进方案,召开农村水利工作现场会。全市已有2363个村纳入县级供水公司统一管理,占比65.2%;覆盖人口286.87万人,占比66.0%。
3.印发《泰安市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开展现场核查、督促整改。同时,加强各渠道问题线索收集,督促建立问题台账,对饮水安全重点问题进行现场督导。
68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住房,全面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外安置区建设。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内分别新增27个、50个以上,“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30%以上。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妇联 完成2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方案备案,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计划创建75个,“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28.48%。
69 市委政法委 创新乡村治理,加快乡村民安服务中心建设。 1.成立泰安市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专班,制定《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规范》,提升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水平。加强网格化载体建设,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常效长治机制,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加强督导考核,推进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做到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机制、有经费、有标牌,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