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 泰安市财政局 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安监管分局
关于修订印发《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泰财金促〔2024〕1号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功能区相关部门,各金融监管支局:
为更好地支持和服务高层次人才和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市财政局联合有关部门研究修订了《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 泰安市财政局 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安监管分局
2024年12月25日
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有关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建设,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更好地支持和服务高层次人才和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健全完善环绕创新和产业的全链条资金供给体系,促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设立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以下简称“市级奖励资金”)。为加强市级奖励资金高效、规范使用,参照《山东省“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鲁金监发〔2023〕1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人才贷”是指由合作银行提供,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无抵押、无担保信贷产品。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作银行是指在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备案并按要求开展“人才贷”业务的银行机构。
第四条 “人才贷”贷款对象范围由各县市区、功能区自行确定。其中纳入市级奖励范围的“人才贷”贷款对象,为享受山东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政策人才或其长期 所在泰安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企业。其他不属于上述范围的人才及其企业,不纳入市级奖励范围。
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功能区将泰安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泰山工匠”等在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方面发挥领军、创新作用的市级高技能人才及县级人才工程入选者或其所在企业纳入“人才贷”服务范畴。
第五条 各县市区、功能区要自行建立“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以下简称“县级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合作银行开展“人才贷”业务形成不良贷款的损失补偿。贷款风险补偿额原则上为贷款本金实际损失额的70%。
第六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工作成效,对各县市区、功能区产生的纳入市级奖励范围的“人才贷”,按不高于贷款本金实际损失额的30%于申请年度的下一年予以奖励。
第七条 针对同一高层次人才或其所在企业,“人才贷”贷款余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同一高层次人才在多家银行机构贷款,“人才贷”贷款余额合计不超过1000万元。多个高层次人才任职同一企业,该企业“人才贷”贷款余额限额按照每个高层次人才1000万元计算,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超过限额部分将不进行风险补偿和奖励。
第二章 合作银行的条件和责任
第八条 合作银行应具备以下条件:在泰安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合规经营;信贷审批流程先进,风险防控能力强;服务效率高,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符合“人才贷”条件的信贷产品。
第九条 合作银行应精准对接人才和人才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开发金融产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完善服务模式,做好融资服务,防范贷款风险。
第十条 合作银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有关规定以及不符合本办法相关条款规定发放贷款发生的损失不属于风险补偿奖励范围。
第十一条 合作银行应及时向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报送业务情况,未在规定时限内报送情况或审查未通过的贷款将不作为风险补偿奖励对象。
第三章 申报条件和操作程序
第十二条 “人才贷”发放后,合作银行须在山东省人才贷信息管理平台提报相关材料进行备案,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审核后出具审核意见上报市财政局进行复核。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应于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将经认定的“人才贷”业务情况报送市财政局。
第十三条 合作银行在贷款逾期认定为不良后及时向认定贷款属于“人才贷”业务的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提出风险补偿申请。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于收到申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完成补偿资金发放工作。合作银行可将补偿资金直接冲抵本金损失。
第十四条 合作银行不能将同一笔贷款重复申请其他市级政府部门的风险补偿政策支持。
第十五条 申请市级风险补偿奖励资金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项目已经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认定并已按时上报市财政局;
(二)对合作银行在申请年度内提出的风险补偿申请已按期审查通过,县级风险补偿资金拨付及时到位,补偿比例不低于相关规定;
(三)对项目审查严格、认定准确;
(四)在申请年度,“人才贷”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于每年7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7月至本年度6月期间(以下简称“申请年度”)拟申请市级奖励资金的项目汇总并经第三方机构审计后,上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奖励意见,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财政局向各县市区、功能区拨付资金。
第十七条 申请市级奖励资金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具的申请报告;
(二)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申请情况汇总表(附件1);
(三)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申请表(附件2);
(四)“人才贷”业务开展情况报告及认定文件;
(五)贷款合同(复印件);
(六)县级风险补偿资金拨付证明文件和相关凭证;
(七)贷款认定为不良贷款的证明;
(八)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章 市级资金管理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发放的补偿资金不视为对合作银行到期贷款债权的代偿,合作银行对已补偿的不良贷款应继续行使债权。在收回贷款本金之日起10日内,合作银行将收回的扣除主张债权所支出相关费用的资金按照原比例、原渠道返还县级财政,县级财政按相应比例返还市级财政。
第十九条 合作银行或借款人弄虚作假或合谋骗贷、套取风险补偿的,取消合作银行资格并通报处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各县(市、区)、功能区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追回资金,并返还市级奖励资金。
第五章 职责分工
第二十条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做好人才认定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奖励资金的筹集与拨付,对各县市区、功能区提出的奖励申请进行审查,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奖励意见,监督、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规范做好风险补偿工作;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督促引导,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再贷款条件的“人才贷”,及时对相关贷款全额给予再贷款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安监管分局负责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开展“人才贷”业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适度放宽“人才贷”不良容忍度,实现对金融机构加大人才金融服务的正向激励。各部门要加强工作沟通、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用。
第二十一条 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修订贯彻落实办法。支持有条件地区探索以“人才身价”作为授信依据发放“人才贷”。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民银行泰安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泰安监管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0日。2023年12月31日至本办法印发日期间发生的“人才贷”业务参照本办法执行。
附件:1.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申请情况汇总表
2.泰安市“人才贷”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