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构建“家校共育”教育新机制
发布日期:2011-05-26 09:05
浏览次数:

市教育局把“家校共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列入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努力构建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打造“家校共育”泰安素质教育品牌。日前,“家校共育”工程已为6个县市区的60余个乡、镇(办事处)200余所学校作报告、进行辅导150场次,直接受训家长15万人次、教师1万人次、学生2万人次。
“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市“家校共育”工程以学校为基地,以未成年人教育为切入点,以家长教育为突破口,将国民素质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家校共育”的基本模式是“三通过三统一”,即通过对家长、老师的分别培训,使他们在教育理念上达到统一;通过倡导互访(家访、校访),使家长、老师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管理方法上达到统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上达到统一。把家长、教师、学生三个层次分开来培训、沟通,使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艺术,理解、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工作;使老师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现状,主动承担起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责任,理解、配合家长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建设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理想和人生奋斗目标,理解、孝敬家长,信任、尊重老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年多的实践,校长、家长、老师、学生都深切感受到,家校平等交流沟通,家长、教师携手共育,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泰山区省庄二中校长李明尚说,学校实施“家校共育”工程以来,教育专家刘伯伟先生每年定期给学校学生家长作“家校共育”报告,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家校矛盾几乎为零。
“家校共育”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市“家校共育”工程以学校为基地,以未成年人教育为切入点,以家长教育为突破口,将国民素质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家校共育”的基本模式是“三通过三统一”,即通过对家长、老师的分别培训,使他们在教育理念上达到统一;通过倡导互访(家访、校访),使家长、老师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管理方法上达到统一;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上达到统一。把家长、教师、学生三个层次分开来培训、沟通,使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艺术,理解、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工作;使老师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现状,主动承担起指导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责任,理解、配合家长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建设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理想和人生奋斗目标,理解、孝敬家长,信任、尊重老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年多的实践,校长、家长、老师、学生都深切感受到,家校平等交流沟通,家长、教师携手共育,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泰山区省庄二中校长李明尚说,学校实施“家校共育”工程以来,教育专家刘伯伟先生每年定期给学校学生家长作“家校共育”报告,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家校矛盾几乎为零。
来源:项目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