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523R/2024-0025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议题解读 |

一、制定背景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品牌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2023年4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要求: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品牌发展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建品牌的内生动力,营造共建共享的品牌生态环境。2023年7月13日,在泰安市质量大会上杨洪涛书记对全市品牌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二、制定依据和目的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等文件。
目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品牌工作的有关要求,高质量推进我市品牌建设工作,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深入拓展重点产业和区域品牌,全面提升泰安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包含五个方面、12项重点工作,核心内容集中体现在突出重点领域品牌培育、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持续扩大泰安品牌影响力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分领域推动品牌培育。引导企业推行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聚焦重点消费品领域,培育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良、附加值高的高端品牌,强化制造业品牌提质升级。推行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强化农业标准化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开发,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实现服务业品质升级。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形成涵盖产品品牌、会展品牌、赛事品牌、节庆品牌、服务品牌、旅游品牌等的泰安特色区域品牌体系。
二是夯实品牌根基,全方位提升品牌竞争力。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建设工程等领域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提升质量效益,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夯实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设施,突出链主企业引领作用,促进全链条质量协同升级。强化商标、专利等多种类型知识产权组合效应,完善知识产权品牌保护机制。深度挖掘泰安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将地域特色融入泰安品牌文化,打造优质品牌。完善首席质量官制度,聚焦“好品山东”“老字号”等重点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质量品牌人才。
三是促进品牌消费,持续性扩大品牌影响力。聚焦全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强化高端品牌培育,完善品牌培育体系,形成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协同争创的品牌工作格局。立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动制造业品牌转型升级,打造高品质服务品牌,推动消费场景、消费体验、消费潜能提升,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品牌消费。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品牌企业参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推介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各类品牌推介活动。
四、落实保障措施
进一步认识品牌工作的重大意义,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加大品牌培育和基础设施投入。市质量强市工作专项工作机制负责协调推动全市品牌工作,各行业、各领域主管部门负责规划、推进、督促落实本行业、本领域品牌工作。发挥质量品牌政策导向作用及有关政策的协调联动,凝聚品牌建设合力,营造共建共享的品牌生态环境。
相关会议:李兰祥主持召开第7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